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尊龙网平台

 2022/01/27/ 17:50 来源: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新区各园区管委会,各部门、各单位,新区各国有集团公司,省属驻区各单位:

  《兰州新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已经兰州新区2021年第43次管委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1年12月30日    

兰州新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兰州新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着眼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期,也是兰州新区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产业集聚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为落实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兰州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甘肃省“三化”改造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依据《甘肃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兰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兰州新区“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省、市相关专项规划,我们编制了《兰州新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规划》,主要阐明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发展导向、主要目标、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推进未来五年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工作的行动纲领。规划范围包括兰州新区已托管的中川、秦川、西岔三个镇,以及与兰州新区形成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的皋兰县水阜镇、黑石镇、石洞镇、什川镇和永登县上川镇。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期展望到2035年。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思路目标…………………………………………………………………………………………1

  第一节  发展基础………………………………………………………………………………………………………………1

  第二节  发展环境………………………………………………………………………………………………………………5

  第三节  总体思路………………………………………………………………………………………………………………9

  第二章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方向………………………………………………………………………………15

  第一节  空间布局………………………………………………………………………………………………………………15

  第二节  构建“232 x”工业产业体系…………………………………………………………………………………………18

  第三节  加快数字新区建设……………………………………………………………………………………………………44

  第三章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48

  第一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48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9

  第三节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51

  第四章  提高工业绿色化水平…………………………………………………………………………………………53

  第一节  推动工业园区绿色集聚发展…………………………………………………………………………………………53

  第二节  提升工业能效水平……………………………………………………………………………………………………55

  第三节  推动工业低碳发展……………………………………………………………………………………………………56

  第五章  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59

  第一节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59

  第二节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61

  第三节  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62

  第六章  促进“两化融合”和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66

  第一节  积极推进“两化融合”………………………………………………………………………………………………66

  第二节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68

  第七章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71

  第一节  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71

  第二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72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74

  第八章  保障措施………………………………………………………………………………………………………76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76

  第二节  完善组织实施机制……………………………………………………………………………………………………76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76

  第四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77

  第五节  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78

第一章  发展基础和思路目标

  “十三五”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兰州新区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为抓手,因产施策、精准发力,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和数据信息等生态产业。五年来,工业经济总量、质量效益大幅提升,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两化融合工作成效明显,较好完成了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一节  发展基础

  一是经济发展保持高速增长。“十三五”期间,兰州新区地区生产总值从“十二五”末(2015年底)的123亿元增长到235.9亿元,年均增长16.82%。其中,工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3.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71.73亿元,对gdp贡献率达到30.4%,年均增长16.2%,占兰州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10%;工业增加值实现倍数增长,2020年总量是2015年的2倍多。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总量和增速不断加快,2016年至2020年累计完成投资4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效益逐步显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约1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在国家级新区和全省各市州排名前列,全省、全市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二是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新区发展生命线,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要求的1/4、1/8,项目审批“承诺制”、政务服务、土地弹性出让、好差评制度、涉企优惠政策、不来即享等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土地、用能、运输、融资、社保等要素成本大幅降低。2019年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

  三是产业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紧抓中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培育等方式,大力推进工业发展,“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工业项目432个,总投资约1116亿元,形成了绿色化工、新材料、大数据、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循环发展的态势。装备制造产业,引进落地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70个。兰石、兰电、兰泵3家装备制造龙头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41.49亿元,占装备制造产业总产值的56.9%,超高温熔盐泵、超深钻机、节能电机等一批技术领先产品加速转化,2020年新区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基地。化工产业,150平方公里千亿级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园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快速成长为国内一流精细化工产品集聚地,顺利通过省级化工园区承载能力评估认定,甘肃莱安能源、鑫隆泰、康鹏威耳等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含氟新材料、液晶显示材料、医药中间体产品出口日本、欧美市场,项目建设创多项全省、行业新纪录。新材料产业,新引进落地产业项目57个、总投资288亿元。德福新材料、正威铜业3家龙头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145亿元,占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的95.4%,助推甘肃由原材料大省向新材料强省转变,兰州新区成功获批西北地区唯一的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库。生物医药产业,累计落地生物医药企业30多家,总投资142亿元。佛慈、和盛堂、普安康、兰药等龙头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超13亿元,占生物医药总产值比重为95%,医药中间体、中成药、化学药、动物疫苗、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生物医药产业全产业链发展,佛慈荣获“中国中成药行业企业出口十强”。大数据产业,引进落地中国移动及中国电信idc数据中心、国网云数据中心等大数据信息化产业项目27个,总投资310亿元。建成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中科曙光、华为、国网云等29家大数据企业入驻新区,兰州新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兰州广通、兰驼、建投、亚太等一批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相继建成投产,形成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商用车、客车、物流车等集聚发展态势,累计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6万多辆,广通新能源汽车“走出国门”。

  四是战略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十三五”期间,新区紧紧围绕锻造强优产业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多措并举、多策并施,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产品多样化水平明显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1%提升至2020年的18.02%,提升15.92个百分点,骨干企业数量占全省比重达8%。非公经济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占新区市场主体总数的96%。轻重工业增加值持续增长,由2015年末的24.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45.36亿元。

  五是创新能力日益增强。“十三五”期间,紧紧围绕重点产业,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提升载体功能为重点逐步完善新区创新生态,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有研发活动规上工业企业占比达4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引进培育创新平台118个,产业孵化大厦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累计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5家,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7家,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7家,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家,小巨人企业3家。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新区试车成功,世界最薄4.5微米铜箔在新区试生产成功,精细化工医药中间体、农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化学助剂试剂等35个高附加值成果在新区转化应用,其中30多种化工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际技术垄断。

  六是“两化”融合不断深入。“十三五”期间,全区工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高,启动并建设完成了数字企业建设工程。工业骨干企业信息技术装备大多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重点行业的骨干企业生产装备自动化和半自动化率达到省内领先水平,先进控制技术在流程型生产骨干企业中应用普及率达到80%以上。4g网络全面覆盖城乡,累计建成5g基站500个,兰州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成开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提升显著,兰石集团等4家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兰石集团、兰州电机等重点企业两化融合项目被工信部纳入智能制造示范(试点)项目库。中小企业互联网应用普及率达到95%,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生产、管理、创新活动的比例和电子商务普及率均有明显提升。同时,积极培育指导德福、兰州兰泵等企业创建智能工厂和数字车间,获批省级智能工厂1家,数字化车间2家;市级智能工厂4家,数字车间9家。

  “十三五”时期,工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对照国家赋予新区的国家重要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使命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结构还不够优化,轻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服装工业、家具工业、家用电器工业和食品粮食加工等消费品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二是制造业龙头企业相对较少,佛慈、和盛堂、兰药等生物医药企业产值规模普遍偏小;三是产业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数据信息处于起步阶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后续动力不足,新引进龙头企业较少,企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四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产业发展上下游配套存在短板,产业发展后劲和动力不足。新材料产业品种较为单一,产业链还需进一步拉长延伸。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工业经济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已发生新变化,既有国际环境重大变革带来的深刻影响,也有发展方式转变提出的紧迫要求。兰州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既面临着难得机遇,也伴随着严峻挑战。

  一、发展机遇

  ——全球产业链变迁和重构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当前,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加速推动制造业发展理念、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深刻变化,制造业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新冠疫情全球蔓延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冲击,发达国家内顾倾向严重,全球产业链体系重构加速,制造业战略性支撑地位更加突出。兰州新区在新材料、装备制造、大数据、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已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全球产业链变迁和重构,为兰州新区发挥产业基础和科技创新加速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了重大机遇。

  ——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战略机遇期和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后疫情时期,产业链安全饱受关注,西部地区发展在全国的重要性日趋突显。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纵深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等战略实施为兰州新区重塑海陆丝绸之路连接枢纽功能、打造兰白都市圈、兰西城市群重要节点城市注入新动力;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推动黄河流域优势制造业绿色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和数字化赋能,为兰州新区做精做强主导产业,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来机遇。同时,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战略部署,推动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发展瓶颈问题,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实现工业和信息化产业融合发展。

  ——甘肃省发展迈向新阶段为兰州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甘肃省将进入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新发展阶段,兰州新区作为全省经济增长极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省委省政府在体制、机制、政策上全力支持兰州新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打造全省实体经济新高地和特色鲜明、实力强劲的产业集群,这为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兰州新区作为全省产业发展集聚区,支柱产业与省上生态产业的方向高度契合,也为兰州新区产业发展带来重要机遇。

  ——兰州新区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新征程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带来新机遇。围绕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的目标,深化重点改革,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营造了一流营商环境;抢抓兰白科技创新改革示范区建设机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构建了创新创业体系;高度重视平台建设,积极向国家和省上争取大项目、高平台,为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构筑了平台优势;园区化管理运营模式为助推产业集聚发展奠定基础。以上机遇和条件为兰州新区工业和信息化转型升级培植了深厚的内生发展动力。

  二、主要挑战

  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为新区拓展外部市场带来较大挑战。受国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化面临巨大挑战。疫情后欧美各国加快补足国内产业链条,减少对外需求,导致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对兰州新区拓展国际市场、扩大贸易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带来较大挑战。

  从国内看,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和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对新区经济增长带来一定冲击。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劳动力结构变化、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综合影响,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对新区集聚外部资源带来较大挑战。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集聚外部高端要素、推动传统产业就地转型、培育壮大产业体系、扩大本地财源基础、稳定辖区经济增长成为各地发展的重要措施。兰州新区地处西部欠发达地区,吸纳各类市场要素的能力较弱,在围绕引进人才、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国际货运班列发运和政策争取支持等方面区域竞争更趋激烈的形势下,新区在西北地区产业和市场功能被周边地区竞争挤压的替代效应日益增大。

  从兰州新区看,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规模化、集聚化发展效应还未完全形成。兰州新区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规上企业数量相对较少,综合实力偏弱;引进的有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不多,产业集聚发展、上下游全产业链相互配套不完善,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小企业配套不足,与“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战略定位还有不小的差距;在外围交通、信息等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基础设施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合研判,“十四五”期间兰州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将迎来自身比较优势的重塑期、新旧动能转换的爬坡期、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虽面临诸多挑战,但机遇更加突出,必须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动作为、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动兰州新区工业和信息化事业跨上新台阶。

第三节  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速产业集聚、扩大对外开放,推动形成“一核两片多园”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基本构建“232 x”现代工业经济体系,加快建设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创新新区。同时,加快产业基础能力建设,推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行动,打造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积极推进“两化融合”工作,促进信息技术赋能实体经济,加快大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融通发展。“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现代工业集聚区和信息化发展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做大总量,延链补链。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坚持建链延链补链强链,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为方向,推进产业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强化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做强主导产业,打造一批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千亿级、五百亿级和百亿级优势产业链,推进产业总体规模实现新突破。

  坚持优化布局,协同推进。按照园区化、集聚化、规模化发展思路,加快推进新区与兰西城市群周边城市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优化重点领域产业布局和区域要素资源配置,强化园区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按产业链纵向分工和相关产业横向聚集的专业化特色产业园区和产业密集带,实现产业园区化发展,各园区差异化竞争。

  坚持创新引领,科学发展。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加快形成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动制造业增长模式由要素投入增长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动力变革。

  坚持绿色循环,融合提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重点领域绿色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信息化布局,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制造业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效率变革。

  坚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以建设国内大循环的西部“加油站”、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接点”为目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切实转变发展方式,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吸引中东部产业有序向兰州新区转移,引导辖区内企业加快融入全国产业循环。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系,加快实施高水平“走出去”、高质量引进来战略,加快建设向西向南开放新高地。

  三、发展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到2025年,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实现经济总量持续壮大,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增长潜力有效发挥,民营经济活力充分释放,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信息产业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加快布局,两化融合水平显著提高,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全面提升。

  ——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现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工业能级大幅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高端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趋势更加明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到2025年,工业经济总量和工业投资大幅增长,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20%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2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以上。

  ——产业集群集聚效应明显提高。到2025年,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着力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提升发展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等2个“百亿”级产业基地,延伸发展建材家居、轻工纺织、养老制造业等x个配套产业。

  ——结构调整取得重要进展。新兴产业规模化、工业园区生态化成效明显,产业基地布局合理,工业新型化水平显著提升。到2025年,新兴产业项目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达到5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高到7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稳步提升,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建设持续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大幅增长,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5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和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

  ——两化融合水平全面提升。到2025年,示范性智能工厂(数字车间)达到35家,关键工序核心设备数控化率达到75%,先进制造产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75%,示范性智能工厂或车间数量新增20家,5g网络人口全覆盖率达到90%,率先在全省建成数字新区。

  ——绿色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绿色制造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单位gdp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均优于国家和省市指标,大幅提升土地产出效益和节地水平。

  (二)2035年远景目标

  展望2035年,兰州新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质量和综合竞争力大幅跃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建成现代产业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国家重要的区域创新中心,进入国家级新区前列;工业能耗、用水量优于国家和省市指标,生态环境全面改善;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建成工业结构合理、创新能力突出、基础设施完善、营商环境优良的具有引领示范效应和国际水准的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第二章  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方向

第一节  空间布局

  坚持“功能引领、错位发展、创新驱动、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鼓励辖区内各园区、各镇结合新区重点产业方向,立足自身产业基础,瞄准领先科技和新兴产业,以产业园区聚集要素促进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使新区成为全省工业集聚辐射的重要圈层和示范基地。认真落实国土空间规划精神,调整和优化产业空间发展布局,统筹形成“一核两片多园区”的总体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一核”指以中川园区为主体建设新区城市产业发展核心区。重点发展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产业,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区城市品质形象核心区。

  “两片”是指以上川镇和秦川镇为主体建设新区北部片区、以黑石镇、石洞镇为主体建设与主城区相向融合发展的南部片区。新区北部重点布局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食品粮食加工等产业。南部片区黑石镇重点发展高性能冶金、新型建材等,打造循环经济示范区;三川口工业园区发展装备制造、建材等产业集群。

  “多园”是指绿色化工产业园、光气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数据信息产业园、临空经济产业园、新能源产业园、食品粮食加工产业园等产业集聚发展园区。

  其中,工业产业“232 x”体系主要包括: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绿色化工、新材料;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新能源;2个百亿级产业,数据信息和生物医药;x个配套产业主要有轻工纺织和食品加工等。绿色化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石化产业链、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材料后加工等四大产业板块,力争打造生态型、智慧型千亿级精细化工基地。光气产业园重点以光气及光气化装置为核心,发展甲苯-二硝基甲苯-甲苯二胺-tdi、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赖氨酸盐酸盐-pda-hcl盐-pdi、苯-硝基苯-苯胺-mdi、甲醇-甲醛-bdo等产业,构建完整的光气化产业链。新材料产业园主要以现有铜铝深加工企业为基础,聚力打造新能源电池材料、高档铜箔铝箔、特种合金、高分子化学等产业,延伸发展电镀、稀土等产业。围绕绿色建筑和新能源,大力发展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生物质建筑材料、装饰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以“三化”改造提升为依托,重点发展石化通用装备、电工电器装备、军民融合高端装备、重离子制造、电子及通讯设备、数控机床专用设备、现代农业装备、特种水泵装备、交通重型装备、终端设备等制造业。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园重点发展火车、汽车、家电、金属制品、电池等产品拆解以及废旧轮毂、玻璃、轮胎再利用和电镀、热镀锌、搪瓷、喷塑、油漆涂装以及表面抛光等产业,形成再生资源、五大拆解、再加工、综合服务、仓储配送、无害化处理六大产业组团。同时,循环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高性能冶金、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将黑石镇打造成为兰州新区城市矿产基地和功能拓展的延伸区。新能源产业园重点发展风电、光伏、光热、热电等清洁能源,培育风电、光电核心设备、成套装备研发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产业。同时,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站、充电设施、氢能储运等产业。数据信息产业园重点发展集智能设备研发生产、数据存储运算、软件开发集成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打造国家大数据创新应用“试验田”、西部大数据创新应用高地和甘肃大数据应用特色示范区。生物医药产业园重点建设集研发、种植、加工、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动物疫苗、高端医疗器械及康养设施设备研发制造,积极发展养老制造业,打造西部地区医药生产基地和配送中心。食品粮食加工产业园主要发展粮油加工和食品包装、真空包装、食品加工、食品配送产业,依托新区重点现代农业企业,发展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

第二节  构建“232 x”工业产业体系

  充分发挥新区比较优势,坚持培育新兴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并进,依托大企业引领、大项目带动、园区化承载、集群化发展,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做精做强重点产业,着力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两大千亿级优势产业,培育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三个“五百亿”级产业,提升发展大数据和生物医药产业两大“百亿”级产业,延伸发展建材家居产业、纺织服装业、食品粮食加工业、轻工制造业和养老消费品制造等“x”个配套产业,构建多元支撑、稳定可靠的“232 x”工业产业体系。

  一、打造两大“千亿”级产业

  (一)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高标准推进300平方公里化工园区和光气产业园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绿色、安全、智慧的国家级千亿化工园区,重点打造石化产业链延伸、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化工新材料、材料后加工四大产业板块,形成上下游一体化的化工产业链。

  石化产业。重点从基础原料配套供应、乙烯、丙烯、c4、芳烃、裂解c5和裂解c9产业链延伸发展,并积极推动兰州石化搬迁改造,形成完善的中上游石化产业链。烯烃原料配套供应重点生产乙烯等富烯烃原料产品,同时延伸发展聚丙烯烯烃类基础产品。芳烃原料配套供应重点发展苯、甲苯、对二甲苯等基础芳烃类产品。乙烯下游产业链延伸原料以聚乙烯、苯乙烯以及特种聚烯烃为主,重点发展聚乙烯改性料、专用料的生产。丙烯下游产业链延伸原料以丙烯酸及酯、聚丙烯、丙烯腈为主。c4产业链延伸向下游发展丁腈橡胶、苯乙烯类热塑性弹性体、abs产品。芳烃产业链延伸链重点以纯苯、甲苯、对二甲苯(px)和邻、间二甲苯等芳烃下游产业链延伸为主。裂解c5产业链重点发展c5高端专用化学品和化工新材料型产品。c9产业链重点发展冷聚树脂、共聚树脂和氢化c9石油树脂等高端产品。

  精细化工和专用化学品。主要发展以涂料、农药医药、电子化学品、新能源化学品、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和其他专用化学品为主的化工产品。涂料产业重点发展建筑/装饰涂料、汽车涂料、工业防护涂料、交通标志涂料、高性能聚脲弹性体涂料、无溶剂的粉末涂料、uv固化涂料等。化工农药医药重点发展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中间体和其它等环保型农药制剂。医药化工重点发展生物医药、心血管药物、营养支持药、中药加工等项目。新能源化学品重点发展电池调料和前驱体。食品和饲料添加剂重点发展化学合成甜味剂、维生素、小品种氨基酸、香精香料、防腐抗氧剂、乳化剂以及酶制剂、益生菌和天然提取食品添加剂等产品,打造西部地区食品饲料添加剂生产中心。其他专用化学品主要包括日用化学品、建筑化学品、橡塑助剂、催化剂和引发剂等产品。

  化工新材料。主要发展以光气、特种聚烯烃、特种聚酯、特种工程塑料、高性能橡胶及弹性体、高性能纤维、氟硅材料、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和功能性膜材料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和与下游产业关联度高的产品为主。光气产品重点建设发展tdi、pdi和bdo装置,延伸发展氯甲酸甲酯、ipdi、hdi、苯二甲酰氯及其他光气下游产品。特种聚烯烃重点关注乙烯下游的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乙烯-辛烯共聚(poe)弹性体和乙烯-乙烯醇共聚(evoh)树脂等特种聚烯烃产品。特种聚酯产业重点关注pbt、pct和共聚聚酯系列产品。特种工程塑料重点发展半芳香族聚酰胺、聚酰亚胺、聚苯硫醚、聚砜树脂、聚芳醚酮类树脂、液晶聚合物系列产品等。热塑性弹性体重点发展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tpo)、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等项目。高性能纤维重点发展聚苯硫醚纤维、聚酰亚胺纤维、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pbo)纤维等项目。氟硅材料重点发展烯-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高速挤出级聚全氟乙丙烯树脂、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膜级聚偏氟乙烯、四丙氟橡胶、全氟醚橡胶等。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重点发展pbs类降解树脂、聚羟基phas降解树脂、聚己内酯(pcl)、呋喃聚酯及其原料呋喃二甲酸(fdca)等生物降解塑料。膜材料重点发展高强度ptfe中空膜、新型显示扩散膜、高压反渗透复合膜、高选择性纳滤复合膜等项目。

  材料后加工。重点发展包装材料、车用化工材料、建筑及基础设施用材料和材料表面处理等项目和产品。包装材料产业重点发展从树脂改性到包装材料加工的材料后加工产业,并与聚乙烯、聚丙烯等基础树脂生产,特种包装材料用特种树脂生产、改性剂和加工助剂生产等上游产业协同发展,打造区域包装材料产业中心。车用化工材料加工针对新区新能源汽车项目及其材料配套企业展开重点招商相关材料改性企业、成型加工企业、助剂添加剂生产企业和零部件成型加工企业前来投资,打造车用化工材料产业集群。积极发挥新区区位和化工原料优势,在园区内发展建筑及基础设施用材料加工类项目。

  光气产业。依托兰州石化、兰州新区及周边的甲苯、苯、液氨、甲醇等基础化工原料,以光气及光气化装置为核心,发展甲苯-二硝基甲苯-甲苯二胺-tdi产业、苯-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赖氨酸盐酸盐-pda-hcl盐-pdi产业、苯-硝基苯-苯胺-mdi产业、甲醇-甲醛-bdo产业,同时配套设置硝酸、煤气化等装置,构建完整的光气化产业链。规划pdi、ipdi、hdi等高端聚氨酯原料、苯二甲酰氯等芳纶纤维原料及其他光气下游产品,分期建设tdi装置,聚碳酸酯装置、pdi装置、mdi装置、bdo装置。带动精细化工及下游聚氨酯、特种聚氨酯、氨纶、芳纶、可降解塑料、工程塑料等产业在化工园区聚集,引领园区在光气化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打造西部地区工艺技术水平一流、安全环保设施完备的绿色低碳循环光气产业园。

  (二)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结合新材料供给优势和发展需求,以完善横、纵向产业链为路径,着力提升铝、铜等有色金属深加工能力,重点打造以新材料为主的千亿级西部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和覆盖西北、面向“一带一路”的新材料产业中心。

  铜及铜加工产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国家重大工程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精密硬质合金及深加工制品,主导产品为大宽度高精度铜合金带材;围绕海洋工程、核电等高端装备制造需求,大力发展高性能耐蚀铜合金,大口径高耐蚀铜合金管材,低膨胀、高抗疲劳铜合金,联系引进安徽鑫科、楚江新材、华西能源等国内先进企业,延伸发展高性能铜合金、高品质铜铸件、特种铜基线缆等专用产品。同时,依托正威集团等龙头企业,招引铜棒、铜管、铜线等铜加工材料企业。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集成电路、功能元器件、通讯用电缆等领域需求,发展铜电子材料,引进电力及电工电器、家电、电子信息产品、交通运输等下游企业。

  铝及铝深加工产业。以发展终端产品为核心,产业集群化发展为理念,以技术升级为要求,围绕铝消费重点领域,大力引进铝挤压、铝轧制、铝铸造、铝锻造、铝深加工和再生铝等产业项目,打造高、中、低档结合、专精特新各异的铝产品和铝生产技术基地。铝挤压产品。重点发展高精度、高表面、高性能的铝合金型材,如高档铝合金建筑型材、隔热型材等;高强耐蚀铝合金型材,如石油钻探用高强耐蚀铝合金管材、舰船用铝合金新材等;高强、可焊、大尺寸复杂截面铝合金型材等,适合航空航天、舰船和高铁等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耐腐蚀的铝合金产品。铝轧制产品。重点发展铝合金带材、铝合金薄板以及铝箔等终端消费品材料。依托商投集团5万吨铝箔项目重点发展高压阳极铝箔、电池箔、0.005毫米双零铝箔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铝箔。依托兰州铝业、新合制罐等现有制罐和罐装企业,重点发展易拉罐用铝合金带材。铝合金板材重点发展abs(汽车车身薄板)、ps/ctp版基等高精度、高性能、高表面质量的铝合金板材。铝锻造产品。重点发展汽车铝合金锻造车轮,铝合金汽车转向节、摇臂、支架等汽车零部件,航空航天和军工铝合金锻件产品。铝铸造产品。重点发展高强、高韧、高导热、高耐磨铸造铝合金材料。主要产品包括车前后减震塔、前后门框、前横梁、a柱、b柱后纵架、尾箱盖、尾箱侧板、前后车门等结构件。谋划发展汽车仪表盘、座椅、加速器壳体、启动和刹车踏板、反光镜等各类铝合金常规压铸件汽车零部件高压压铸项目。铝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铝合金建材、铝挤压材制品等技术成熟项目和轨道列车车厢、轻量化铝合金专用车、电力装备、电子产品外壳、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等高技术项目。同时,积极引进铝合金门窗、幕墙等相关企业,发展铝合金建筑、装饰新材料。再生铝产品。重点发展再生铸造铝合金铝液直供、再生铸造铝合金锭、再生挤压用铝合金圆铸锭、再生铝合金扁淀、铝渣资源化再生利用等项目。

  培育壮大锂电材料。依托甘肃德福、正威铜业以及海亮等铜箔生产企业,发展新型高强高导/高强高弹铜合金带材、覆铜板及集流体用超薄铜箔、高性能铜合金超细丝材和超薄带材,打造全球最大的铜箔生产基地。围绕新基建充电桩建设和储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需求,重点发展大容量长寿命储能新能源电池高性能铜箔和多孔铜箔材料。依托新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以及新引进的宝武负极材料项目等,以现有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企业为基础,积极培育发展电池材料。精准引进锂电池上下游核心关键部件企业,加快推进宝武10万吨全流程一体化负极材料项目建设,积极洽谈湖南宸宇富基10万吨锂电碳负极材料项目,主动对接引进比亚迪、宁德时代等正极材料、电芯生产、电解液、电池隔膜、电池pack企业。加快开发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等,推进磷酸铁锂、钛酸锂等电池项目落地,配套发展储能电站、充电设施等产业,打造西部地区电池生产基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新型建材产业。依托甘肃建投、大禹防水等建材生产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力度,提升产品层次。通过招商引资引入东方雨虹、江苏凯伦、北新建材等龙头企业,发展特种低碳水泥、高性能混凝土制品、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保温砌块、新型烧结砖、隔音隔热材料、轻质建筑材料、特种防水材料等建筑新材料产品。构建装配式建筑部品体系,发展和完善装配式结构部品、装配式围护部品和全装修部品三大产品。重点发展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用新型墙体材料,依托铸石超微粉胶凝材料项目、楼宇装配式标准化钢砼构件和新型海绵城市管廊生产线项目,一体化打造“新型复合超微粉胶凝材料→高性能商品混凝土→装配式标准化构件及大口径管廊、管道”产业链;做大做强现有企业,引进新的建筑材料项目,持续延伸发展装饰装修材料、门窗、涂料等特色精深加工产业。同时,依托万利城、综合市场等大型建材市场和中欧班列板材出口通道优势,打造西北建筑材料生产基地和面向西北市场的建材家居制造集散中心。

  增材制造材料。依托现有增材制造材料产业基础,重点研发生产增材制造喂料、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材料、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金属新材料,远期谋划发展先进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复合材料、先进陶瓷材料等非金属增材制造材料。金属粉末材料重点发展钛合金、高温合金、铝合金、不锈钢等金属粉末。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发展瞄准航空航天等军工领域,重点发展石墨烯/金属基(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复合材料。

  二、壮大三大“五百亿”级产业

  以建设先进生产要素供给能力、增强市场需求获取能力、提升政府主导和服务能力、强化关键产业链节点竞争能力、激发生产网络和创新网络获取能力为主要着力点,着力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三个“五百亿”级产业,培育形成具有高附加值、高成长性、高效益性的全省产业新高地。

  (一)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以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为方向,推动先进技术深度应用,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以石油化工装备、电工电气装备、智能制造装备、高端医疗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装备、汽车装备、基础工程机械装备等为支撑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石油化工装备。围绕石油钻采和炼化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重点发展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装备、海洋石油工程装备,加快发展海洋油气开采设备、陆地非常规油气钻机、压裂车、大型石油炼化成套设备等高端石油化工装备。鼓励发展抽油机、石油钻杆装备和油田压裂车、固井车、洗井车、水泥车等特种装备以及油田维护装备。强化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建设创新平台和企业技术中心,补齐高端石化装备通用技术、液压件、铸锻等产业配套短板,推广石化装备关键零部件数字化铸造及智能制造新模式,扩大5g 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支持数字化车间及智能工厂建设,扩展能源化工领域在役设备检修维护服务,提升石油钻采装备高端化、智能化、服务化水平。

  电工电气装备。重点发展数控机床永磁同步高速电机和伺服电机,船舶用中小型发电机,错峰飞轮储能电池组、应急飞轮储能电源、流体发电等新能源电机。积极承接城市配电、室内电气等组装类电气产品企业转移,加快智能配电网、智能电网用户端电力设备及系统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发展与电网建设、电网调峰、资源综合利用、地热综合利用、煤化工和储能产业相关的电工电器装备。

  智能制造装备。重点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关键材料、精密智能仪表及传感设备、智能成套专用装备等智能制造产业和智能巡检机器人、伺服系统、助力臂、点焊弧焊机、激光机器人等工业机器人以及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加强对伺服电机、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器、末端执行器、传感器等工业机器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速发展数控电火花线切割机床、自动裁床、数控机床相关高精密非标功能部件等高档数控机床。依托3d打印技术,发展涉及工业设计、生物医药、模具制造等方向的雕刻机、激光切割机3d打印机、金属3d打印机等增材制造设备。发展面向石油化工、煤化工、冶炼等领域的大型特大型空分设备、嵌入式、微型化、智能化的电力装备智能仪表、工业仪表等高端设备化学机械平坦化设备(cmp)。依托兰州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加快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

  应急装备。围绕重离子加速器实验室、同位素实验室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快建设医疗器械、应急救灾装备生产为主体,以药品储备、医用消杀、防护物资为核心的战略物资生产储备基地。以建设西部应急救援中心为依托,发展应急医疗设备,移动式陆上、空中救援装备,特种作业工业机器人等,打造国家级应急产业基地。发展起重、挖掘、破拆、清除、支撑等工程装备及相关便携式设备,搜救救生设备,消防救援器材,道路、管道、桥梁、通信等基础设施修复装备等。积极引进高性能材料、发热体、温控器、光电耦合器、制冷板、加热板等生产企业,完善应急装备产业链。同时,依托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发展应急电站车,应急电源配电车,应急发电设备,应急照明设备等。

  节能环保装备。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冷却、余热余压利用、烟气综合处理一体化等工业节能技术,加快新型高效换热设备、节能电机、节能监测设备、节水装备、扬尘治理等设备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生产应用。研发推广先进环保技术,提升环保检测和固废处置水平,重点发展污染物、环境质量在线连续监测、快速监测等仪器设备。推动甘肃煤炭应急保障中心年产80万吨高效煤粉和生物质型煤生产线落地皋兰片区,建设区域能源保障基地;推动甘肃华清生物质清洁能源供能(热)装备生产,发展重大环保装备;推动建筑垃圾再利用、废旧金属回收利用等项目落地。

  航空制造产业。依托临空经济示范区申报建设,重点聚焦航空新材料、航空系统模块及关键零部件、航空无人机的生产和研发,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完善创新生态体系,推动更多重大项目、重要配套任务落户新区,促进航空科技成果在航空港产业化,加快建设高质量航天制造产业。把握我国飞机改装拆解市场快速发展重大机遇,培育发展飞机拆解、飞机改装设计等产业。积极引进机场地勤设备、机场专用设备、航空特种装备、航空模具加工等企业,推进本地企业参与包括航空座椅、飞机壁板等在内的飞机内饰设计、研发。适时引入知名飞机制造商、组装线和生产线的优秀集成供应商,打造航空制造产业园区。

  基础工程机械装备。重点发展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等起重机械,旋挖钻、装载机、混凝土泵车等工程机械,雾炮机等安全环保设备,盾构机等隧道掘进装备系列工程装备。着力提高工程机械智能化水平,助力工程机械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产能合作。

  (二)壮大新能源产业。抢抓国家新能源汽车“三纵三横”战略机遇,以现有新能源汽车产业为基础,打造集研发设计、配件生产、整车组装、销售为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同时,利用风光热资源优势,发展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整车制造产能,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增程式新能源汽车,扩大物流、环卫等领域车型目录。引进汽车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加大与国内知名汽车模具、轮毂、电控、内外饰件等生产企业对接力度,实现高附加值延伸发展。坚持发展整车与强化配套相结合,精准引进一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车用附件等上游核心关键部件企业。支持广通新能源与宁德(青海)时代合作,开发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客车、物流车、环卫车。鼓励广通新能源加大新车型开发力度,积极推进车联网、智能驾驶、智轨列车等新技术研发,同时谋划实施二期项目,打造一条纯绿色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和充储电等全覆盖的绿色能源全产业链。依托建投重工省专用汽车工程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投入,推进与重点院校、科研机构产学研合作,积极研发生产各类交、直流型充电桩以及配套充电线缆等产品。

  风、光、热等新能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发电机转子、定子、主轴、轮毂、齿轮箱等重点项目,加快风电发电机组、高速齿轮箱、轴承、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的研发和产业化,建立智能化风电整机成套设备研发制造体系,推动分布式风电装备开发应用,将新区打造成为全省新能源装备后生产制造基地。建设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推动风电产业链技术进步,提升本地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精准引进叶片上游pvc泡沫、黏浆胶、巴沙木、增强纤维以及主控系统、发电机、齿轮箱、轮毂、机舱、轴承等风电铸件生产要素,发展风电装备叶片、风电主机等配套产业,完善风机制造产业链。引进金属硅、多晶硅、硅片生产加工企业,配套引进光伏玻璃、背板等生产企业,加快光伏智能支架生产线项目建设,延长光伏组件产业链条。拓展异质结、蹄化镐、砷化稼、钙铁矿、铜锢稼硒等为主的太阳能薄膜电池、高效太阳能电池背电极材料等项目。依托现有光伏发电设备制造企业,以及国内领先的阳光电源等逆变器生产厂商,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实现国内主流高效光伏发电设备在新区制造。推广应用大规模光热发电站集成方法、低成本聚光器、高温真空吸热管、高温储热放热系统,延伸和完善光热光伏发电产品应用产业链条,加快形成太阳能电池与组件、光伏支架、控制系统及光伏电站成套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链。积极发展高性能太阳能选择性吸收真空镀膜,应用大规模光热发电站集成方法、高温储热放热系统,补齐光热光伏发电产品应用产业链条。

  (三)壮大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加快建设百亿级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园,高标准推进水、电、气、路等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北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火车、汽车、家电、金属制品、电池等产品拆解以及废旧轮毂、玻璃、轮胎再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五大拆解、再加工、综合服务、仓储配送、无害化处理六大产业组团。表面处理产业园立足弥补甘肃产业空白,主要发展电镀、热镀锌、搪瓷、喷塑、油漆涂装以及表面抛光等产业,配套发展汽车轮毂、平板玻璃来料加工等。推动黑石循环经济产业园冶金铸造、装备制造、建材等传统工业提质升级,建设全方位系统性再生资源聚集中心、再生资源与再生产品交易市场和电子交易服务平台,积极引进补链延链项目,形成上下游配套、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循环产业集聚区,推进再生资源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

  拆解产业。重点包括汽车、火车、飞机和电器、电池拆解,资源化利用拆解相关材料和零部件。依托中川机场及综合保税区地理优势,培育发展飞机拆解产业,并与铝材料再生利用、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协同发展;依托现有铁路线及场站,引入具有火车拆解资质的企业,发展废旧火车拆解产业,与园区内废旧钢铁回收利用、废塑料、废玻璃等回收再生产业协同发展;利用现有汽车产业基础,发展汽车拆解产业及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吸引国内主流汽车行业原品生产企业在园区建立再制造企业或与园区内再制造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鼓励再制造企业获得原品生产企业尊龙ag旗舰厅的技术支持。同时根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企业管理体系要求》(t/caamtb19),发展第三方再制造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业。报废汽车拆解产业链以拆解环节为中心,向上游延伸至报废车的回收、拍卖,向下游延伸至零部件的再生、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再利用;电器拆解产业重点发展电视机、电冰箱、房间空调器、台式电脑显示器、电脑主机、一体机、笔记本电脑拆解;引入和发展废旧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拆解产业,将其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料,破碎至一定粒度,再分选出钴、镍、铁、铝、铜等有价值材料。

  城市矿产循环利用与再制造产业。结合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拆解等产业的发展和新区建设对钢铁原材料的大量需求,布局部分废钢铁回收产业,逐步完善新区钢铁原材料供应体系,后期可发展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非调质钢,汽车等机械行业用高强钢,高纯度、高品质合金粉末,复合钢材,半导体用高纯高性能钢等钢铁材料产业;将铜、铝、铅、锌作为有色金属回收产业重点,与新区内的铜箔、汽车、电池拆解、热镀锌、电镀等产业建立上下游关系,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广废塑料综合利用,发展塑料制品产业;发展废玻璃回收利用产业。发挥土地、人才、政策优势,重点从直接利用、粉碎后加工利用、热能利用三个层面对废轮胎进行回收利用,建立废旧轮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重点围绕汽车零部件、机床、电机、工程机械、办公信息设备等再制造领域发展再制造产业,探索再制造产业化,并逐渐形成研发、制造、分拣、回收、再制造、物流、尊龙ag旗舰厅的售后服务等一体化产业链,建立再制造与制造、回收、拆解相衔接的产业模式。发展产品全生命周期设计和管理、再制造工程的内涵和科学体系、再制造产品质量保证体系、装备多寿命周期评价、再制造毛坯剩余寿命评估、再制造装备寿命预测等再制造理论和表面工程技术和复合表面技术、再制造快速成型技术、纳米涂层技术、修复热处理技术等产业。

  表面处理产业。电镀产业,引入不同镀种,以区内企业及周边企业需求为导向,在园区内发展电镀技术,吸引电镀企业及相关上下游企业,建立不同行业的机械零部件加工厂以及相关部件装配厂和储存基地等;阳极氧化产业,引入先进金属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工艺和相关人才,重点发展铝、镁及其合金的阳极氧化,带动上游汽车、航空、机械、建筑、日用品等行业发展;热浸镀产业,将热浸镀锌作为热浸镀产业的重点发展项目,辅以热浸镀铝产业,并建立相关储存基地,满足园区自身发展需求,加快产业集聚发展。搪瓷产业,培育发展日用搪瓷、卫生搪瓷、工业搪瓷、建筑搪瓷、医疗搪瓷、艺术搪瓷、特种搪瓷等,吸引搪瓷产业及上下游产业入园。

  三、提升两大“百亿”级产业

  立足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着力延伸数据信息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链,持续培育发展接续产业,打造全省重要的大数据、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一)提升数据信息产业。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和丝绸之路信息港枢纽建设,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发展主线,以信息技术与特色优势产业深度融合为方向,积极布局大数据关联产业、大数据服务链、工业大数据、民生服务大数据、重点行业数据产业等,逐步形成集数据设备研发生产、数据存储运算、软件开发集成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

  引培电子信息制造业。围绕新型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高性能光纤等领域,依托三维大数据物联网智能制造产业园和新区四联光电、长飞光缆光纤等企业,发展智能终端、机器人零部件等系列产品,引进电子器件、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等终端产品,构建研发、设计、生产、应用、服务为一体的智能终端产业链,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培育发展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及衬底材料、电子级碳化硅、led光电材料、激光以及光学显示材料等产业,逐步构建“高纯氧化铝—蓝宝石晶体—衬底—外延片—led芯片—封装—模组—led应用”产业链。

  发展智能终端。围绕智能传感器、机器人、plc产品等研发制造,重点发展光纤传感器、纳米传感器、mems 传感器等新型智能传感器;加快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制造及其系统集成设计技术突破,发展焊接、装配、搬运、检测等工业机器人,培育家庭清洁、智能教育、语音服务、酒店客服等智能家居机器人,打造集机器人研发制造、整机装配、智能检测为一体的机器人生产基地。

  培育软件信息与人工智能产业。积极推进应用软件、嵌入式软件开发平台和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积极发展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北斗等的信息技术服务业,提供政务、民生、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消费、网络安全等行业应用软件和智慧城市一体化尊龙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加强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建设,重点突破机器视觉、算法模型、智慧识别、人机交互等关键技术。建设实施新型智慧城市感知大数据平台、智慧旅游大数据服务平台、丝绸之路西北大数据产业园(二期)、一带一路·润泽(兰州)国际信息港等一批项目。鼓励企业探索拓展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在自动驾驶、智慧教育、智能工厂等领域率先形成一批试点示范项目。

  推进5g产业及大数据产业。支持新区企业在光纤光缆、通讯设备、通信监测设备等领域的产品研发及市场应用,提高5g产业硬件配套能力。推进校企“产学研”合作,建立联合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开展5g科技创新,加快5g产业化进程。助力5g技术在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环保等领域的应用,重点布局城市视频采集和分析、无人驾驶、远程诊疗、超高清视频、无人机巡检、vr等应用场景。加快推动移动二期、电信二期、国网云数据中心二期、大数据产业园项目二期等项目建设上网运营,发展大规模并行计算模拟仿真、海量数据智能处理与分析等计算存储服务,共同建设西北人工智能数据中心集群和人工智能数据治理基地。利用“东数西算”战略机遇及大数据产业园基础优势,共同打造集基础设施建设、数据采集存储、数据安全、数据研究及分析应用为核心的大数据产业生态链,面向全国开展机架租赁、机架服务器托管、容灾备份、大数据分析、超算、云计算等业务。携手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争取引入阿里云数据中心等项目,优先做大做强数据收集、存储产业。

  推动互联网 产业。基于丝绸之路信息港中心载体地位,建成物理分散、逻辑统一的丝绸之路信息港数据中心综合服务平台,构建全省丝绸之路信息港数据中心品牌,开拓国内数据中心市场。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产业园,重点发展数据存储及应用、智能终端及存储设备制造产业,汇集软件研发及服务、关键零部件及元器件、技术研发,动漫制作等互联网企业。依托甘肃中科曙光先进计算中心、华为云计算中心、国网阿里云平台,构建以超级算力平台为基础的产业生态体系,通过深度融合“大数据 云计算 边缘计算”等技术,实现先进计算与各产业领域需求交叉融合及应用创新。推动5g在智能制造、生物医药、通道物流、现代农业、绿色化工、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的集成应用示范,拓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务、产业发展等领域的多层次深度应用。

  加快智慧园区和工业互联网建设。围绕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创新新区定位,以5g 绿色化工、5g 制造业、5g 物流、5g 农业等智慧园区为主导方向,带动其他产业形成智慧园区,将兰州新区打造为全省5g 互联网智慧示范区。以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为依托,推进工业互联网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 “兰石云”工业互联网平台、三维智能制造、兰石集团智能工厂、兰州电机基于个性化定制的大中型高效智能化电机数字化车间、基于5g的车路协同系统等项目建设,力争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同时,推进重点领域区块链技术示范应用,支持企业运用区块链技术探索数字经济模式创新,推进区块链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水平,积极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发展,努力打造1-2个未来工厂。

  (二)提升生物医药产业。以中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制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主导,构建以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 3 n”生物医药体系,着力建设兰州新区现代中药产业精深加工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和医药三方物流基地。

  加快盘活闲置中成药药号资源。支持佛慈、和盛堂、兰药等利用闲置药号资源,招引陕西雅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陕西鑫远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等具有资金实力和市场渠道的尊龙网平台的合作伙伴,盘活感冒清胶囊、杞菊地黄胶囊、感冒退热颗粒、穿心莲片等抗感冒类、虚症类优质闲置药号100个以上,加快转化为市场经济效益。

  培育壮大中医药龙头和大品种大品牌。推动“佛慈”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成为陇药品牌走出去的载体。大力宣传推广和盛堂当归腹痛宁滴丸、洁白胶囊、甘草酸铋散、福康片,兰药氢溴酸酸高乌甲素,普安康罂粟壳中药饮片等陇药大品种大品牌明星产品,进一步拓展陇药产品在国内国际的销售市场。力争“十四五”期间销售1亿元以上单品种达到10个,10亿元以上单品种达到5个。建立中药领域著名品牌和知名商标培育机制,创建中医药产业商标品牌建设示范(园)区活动。对六味地黄丸、参茸固本还少丸、消痔丸、定眩丸等独家特色品种进行二次开发,提升产品附加值及市场影响力。推进岐黄避瘟方、宣肺化浊汤等“甘肃方剂预防方”及防疫中药包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并形成规模化生产。

  推进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生产。依托甘肃省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在新区建设中药饮片及中药配方颗粒生产线,生产工业提取投料饮片、市场直销精致饮片、配方颗粒等,进一步联合省中医院等院所推进中药“精标饮片”产品开发与技术创新、产品自动化生产。打造先进研发、制造配方颗粒生产基地,全面提高配方颗粒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推动中药饮片、配方颗粒在全省医疗机构优先使用。

  延展中医药健康产业。以甘肃道地及大宗原材料为主要原料,开发高附加值药食同源药膳用品、保健品、日化用品及医药养生产品。依托西部药谷开展天然植物提取物功能、工艺、效能、安全性、合规性研究,研究开发高科技高附加值保健产品。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人群,从产品结构、功能、设计等方面开发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医食品),将西部药谷打造成为康养制造产业集聚区。

  做长化学制药产业链。围绕化工园区智资医药抗肿瘤药物中间体、东瑞制药头孢类药物中间体、原料药、制剂等上游产业通过招商引资做长化学制药产业链。着力引进海普诺原料药、江苏正泰药业年产150吨头孢类医药中间体及原料药、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年产14100吨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及6028吨副产品等项目。支持兰药药业仿制药醋酸阿比特龙片、马来酸阿法替尼片等为代表的化学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以及多肽类抗肿瘤药物的创新研发和产业化。

  拓展疫苗等生物制药产业链。围绕兽用生物制品为重点的生物制药产业链,推动申联猪病疫苗多元化发展,开展圆环、猪瘟、蓝耳等疫苗研发生产,并向牛、羊疫病防控产品拓展。积极对接洽谈北京生物、武汉生物、长春生物、重庆智飞生物、浙江天元生物等疫苗生产龙头企业,大力引进流感、肺炎、乙肝等人用疫苗产业和多肽类、治疗糖尿病、抗体药物和重组蛋白、血液制品等研发生产企业。引进疫苗上游的培养基、化学试剂以及药用玻璃包装生产等配套企业。

  建设医药器械产业园和医药物流基地。依托兰州科近离子公司高端医疗器械自主知识产权优势,发展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装备制造和大科学工程专用设备制造。加强医用口罩、防护服(隔离衣)、隔离眼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护物资生产,通过个性化需求订制、产业链协同管理、产品出口、政府产能储备等措施,推动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不断壮大。依托甘肃省残疾人综合服务基地等医疗服务机构,引进轮椅、按摩椅、助听器、护理床等医疗辅助器具制造产业。同时,依托九州通、荣康、国药器械等药品物流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重庆医药(集团)甘肃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项目,借助区位优势发展医药电子商务,打造现代医药物流仓储和电子商务中心、西北地区医药集散基地。

  四、延伸发展“x”个配套产业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施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专项行动,提高消费品有效供给能力,以特色纺织服装、食品粮食加工、日用消费品制造业和养老制造等产业为抓手,打造省内外有影响力的轻工业产业集群。

  纺织服装业。围绕三毛等龙头企业,化工染料、原料等上游产业,际华3512、锦亿圣等下游服饰加工企业,构架完备的纺织产业链条。依托新区开放平台,开发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拉伯民族的头饰、衣服、鞋帽等纺织产品。支持纺织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强化服装研发设计,发展高档服装面料及高端定制产品,促进纺织产业链向价值高端提升。

  食品粮食加工业。依托航空口岸和铁路口岸等开放平台,围绕东方航空、汉莎航空、宝新生物科技、金桥玫瑰、紫金大厨房等企业,发展食品包装、真空包装、食品加工等产业。依托中天羊业、天兆猪业、天欣养殖、兰牧工商、海大饲料、大北农、高金食品、益海嘉里等项目,发展屠宰加工、饲料加工、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形成种养加融合发展的食品及其他农副产品加工产业新格局。推动特色酿造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培育自主品牌,开发多元化产品。依托金河池、青啤等企业,培育特色陇酒品牌,发展壮大酒类及饮料制造产业。

  日用消费品。按照减量化、可降解和循环再生使用的原则,积极推广无毒、无害、轻量、薄壁的包装产品和生产工艺,提高包装的设计水平、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支持企业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包装技术和成套设备,淘汰落后技术、产品及产能,提高包装工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开展个性化设计、功能性开发、流量化包装。围绕黄河精炼、新合制罐、科天集团、三明塑料、金耐克等企业,发展玻璃加工、易拉罐加工、橡胶手套、塑料加工、塑料袋加工等日用消费品产业,着力配套延伸产业链,打造甘肃省消费品制造基地。

  养老及幼童消费品制造产业。发挥新区产业基础优势,在省内率先布局建设养老及幼童消费品制造园区,针对老年人群和幼儿的日常膳食易食食品、老年及幼儿营养配方食品,预包装特殊膳食食品、速食产品、标准化配餐、代餐食品等。结合老年人居家养老等特点,发展针对家庭、社区、机构等不同场景的管理类设备、便携式健康监测设备、自助式健康检测设备、智能养老监护设备、家庭服务机器人等智能健康管理产品。加强功能性穿戴用品研发,增加感光材料、防紫外线材料及高性能纤维在老年服装和幼儿服装中的应用,开发具有安全防护、蓄热保暖功能的服装服饰和具有交互性、可感知、自动报警、跌倒干预等功能性穿戴服装。规划建设养老及幼童消费品制造园区,积极引进涉及老年人和幼童的食品服装、文化体育用品、家居饰品、玩具等生产企业。加快建立种类齐全的国家级养老及幼童消费品展示中心、体验中心,搭建销售租赁服务平台,专注于居家养老的适老用品和适老服务专业供应商。

第三节  加快数字新区建设

  发挥新区数字经济和智慧城市建设优势,以积极布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全力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抓手,以提升数字信息开放共享水平为要求,以强化信息安全为保障,加快数字新区建设。  

  一、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设施

  加快光纤网络的宽带化智能化建设,打造“双千兆新区”。超前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设施,加强通信电缆、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扩大5g建设投资规模,2025年实现兰州新区5g信号全覆盖。加快推进5g在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医疗、工业互联网、智慧口岸、智慧物流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5g等网络设施与新建建筑物在初步设计和施工图阶段“四同步”,积极稳妥推动既有建筑物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加快建设城市智能杆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智能杆在5g网络建设中的广泛应用。全面启动“宽带 5g 千兆wi-fi”三千兆升级,支持wi-fi6的千兆wi-fi网络建设,加快建设城乡一体化精品网络。支持对符合条件的5g基站单独装表建户,贯彻执行相关5g基站电价政策,支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适时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加快推进甘肃国网云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国网首个“高效能、高密度、高容量”的大型云数据中心。

  二、持续推动“智慧新区”建设

  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高标准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完善城市应急指挥、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旅游、智能环保、智慧园区、智能政务等智能化信息系统,不断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运行能力。加快兰州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全区中小学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建设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开展统一规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实施智慧交通示范工程,提升动态和静态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物流大数据中心,实施智慧物流、网络货运等示范试点工程,打造智慧物流营运模式。加快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以新区化工园区为重点建设智慧园区,打造“服务网络化、应用智慧化、监管立体化、平台集约化、运营社会化”的“一张图”新型园区。加快完善兰州新区数据库,整合人口、企业、政务、交通、医疗等基础数据,丰富城市数据中心资源。加快政务信息系统共建共用,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 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

  三、提升数字信息开放共享水平

  依托智慧城市平台,构建“城市大(云)脑”运行管理体系,推动人口、企业、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整合,建成新区数据资源体系。建立新区统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推动形成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交互式、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

  四、强化信息安全保障

  严格实施信息安全与网络建设“三同步”,落实互联网和政务网建设多重节点、多重路由、负荷分担、自动倒换、冗余配置等保护措施,保障基础网络设施安全。积极应对物联网等新技术、新业务、新应用带来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加强监测处置木马和僵尸病毒、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等技术开发应用,提升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强化宽带接入服务和资费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打击虚假宣传、窃取用户流量等行为。加强信息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检测和认证,加快国产信息技术产品推广应用,严格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管理程序。加强与终端产品相连接的技术集成与交易平台建设、管理和安全防护。落实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和检测评估制度,严格信息系统安全规范标准,将网络信息安全审计纳入信息系统建设和维护升级管理体系。强化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手段,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抗毁能力和灾难恢复能力。建立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技术控防中心和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心,及时发现并处置各类信息安全攻击。完善网络安全审查制度,提高对网络安全事件防范和应对能力。加强重点领域工业控制系统的信息安全检查、监管和测评,健全安全风险和漏洞、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共享等通报机制。

第三章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平台载体功能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制造新区向智造新区、创造新区转变,努力打造西北地区科技创新新高地、地方经济发展新支点。

第一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一、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在新区布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科学装置及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科院近物所大科学装置创新创业园、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电磁兼容检验检测中心、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打造检测能力高于国家专业检测机构的国家级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核素应用全产业链条。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专精特新”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在新区设立分支结构。

  二、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加强科技联合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前沿技术,创造更多弥补短缺、替代进口、国际领先的拳头产品。支持和鼓励省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向新区搬迁或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新区重点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搭建科研试验、中试、检验检测、技术转移、产业化应用等平台,推动技术熟化、知识产权运营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德福新材料、佛慈制药、兰石集团等优势企业建设和完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省级或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行业技术攻关。建设特种设备、计量仪表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与中科院、兰州大学、甘肃农大等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设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中试产业园和农产品、花卉、畜种转化基地,打造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利共享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参与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掌握一批产业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打造知识产权特色密集型产业。加快生物疫苗、抗肿瘤药、永磁复合电机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度,做强做优“新区制造”品牌。建立健全适应技术研发、科技创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

  二、加速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等,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等,构建形成从雏鹰企业到高成长型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支持化工园区企业强化全产业链一体化技术攻关,加大化工装备用关键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全面提升“一体化、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以正威、德福等企业为龙头,推广运用总成工艺技术和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提高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以兰石集团、兰州海默、兰州电机等企业为龙头,着力突破能源化工装备等关键共性技术。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公司为重点,发展重离子治癌装备与技术、同位素技术与产品。以兰州大成科技、兰州新盛光伏等企业为龙头,形成具有特色的新能源装备与技术产业集群。以兰石兰驼、兰州广通、亚太等企业为基础,加大动力电池、储能电站、充电设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研发投入,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

第三节  构建良好创新环境

  一、培养留住用好本地人才。在职教园区院校探索订单式委培模式,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青年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完善“人才 项目 资本”的新型运营模式,对本地骨干人才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样化薪酬机制,建立特殊贡献人才股权激励、现金奖励、个税返还等机制。突出国企和规上工业企业在储备高素质科研人才中的骨干作用,推广“项目 团队”模式,鼓励领军人才打包人才团队。

  二、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科技人才及退休人员按有关规定在新区兼职兼薪、按劳取酬。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的人才、“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度。广泛采用顾问指导、短期兼职、联合攻关、候鸟服务、设立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模式,加大对高端人才的组团化招引。统筹推进各级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海智基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打造优质的研发平台吸引人才,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各类领军人才参与人才引进,定期举办“赢在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

  三、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在甘高校、科研院所在新区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将成果转化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革为成果所有权,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方式,试点科技项目常年受理、即时评审制度,推行项目经费“包干制”。健全企业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或离岗创办企业,推动更多创新人才带专利、项目、团队创业。

第四章  提高工业绿色化水平

  按照碳达峰碳中和有关要求,全面推行节能降耗绿色化升级,实施一批绿色化改造项目。加大“绿色化”改造标杆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研发绿色产品。支持重点企业积极创建国家及省级绿色产品、绿色工厂、节水型企业,形成绿色示范标杆典型。 

第一节  推动工业园区绿色集聚发展

  一、推动工业集聚高效发展。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园区化发展,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力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千亿级支柱产业,壮大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五百亿级优势产业,提升数据信息、生物医药百亿级产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抓好产业发展“留白留绿”空间,引导产业园特色化、差异化和协同化发展。加快培育园区产业集群,以产业链延伸、产业协同、产业配套发展为主线谋划产业园全产业链发展,建设主业突出、产业链完整、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二、加快建设绿色产业园区。依托化工园区、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产业园、光气产业园等,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数据信息等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行产业园区节能降耗绿色化升级,加快推进新区内部各产业园区循环化绿色化发展,形成园区企业产业上下游对接、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循环发展格局,积极建设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加快各园区布局建设关联产业项目,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闭环式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结构,支持制造业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品结构,引导企业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绿色低碳的新产品,打造新区制造业品牌优势。

  三、构建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支持兰石集团、甘肃德福、佛慈制药、博睿重装等企业实施绿色战略、绿色标准、绿色管理和绿色生产,研发绿色产品。加大绿色制造示范项目的创建力度,积极打造一批国家及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特别是在绿色设计产品、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等薄弱项目上着重发力,力争取得突破。积极推动园区内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不断提升园区绿色化水平,争取“十四五”末创建绿色工厂不少于10家。加快建立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采购、生产、营销、回收及物流体系,着力打造绿色供应链。依托新区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资源再生循环利用产业规范化、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

  四、强化绿色服务能力建设。积极培育本地服务机构,鼓励引导第三方服务机构创新绿色制造评价及服务模式,面向重点领域开展咨询、诊断、检测、评价、认定、审计、培训等一揽子服务,提供绿色制造整体尊龙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围绕工业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节能降碳及绿色制造等领域,开展绿色制造系统集成供应商培育行动,提升绿色制造服务能力。加快发展能源审计、清洁生产审核、节能评估等服务业,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和第三方环境污染治理。

第二节  提升工业能效水平

  一、促进能源消费绿色转型。优化工业用能结构,推动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工业厂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建设,因地制宜推广太阳能光热、生物质能在工业领域利用,推进产业园智能微电网建设。加强节能降耗新技术研发、引进和推广应用,采用先进适用节能低碳环保技术对化工、新材料等行业进行节能低碳改造。新建的产业园区实施集中供热、能源梯级利用、园区能源系统优化改造。

  二、强化节能监察服务效能。加强工业节能法规体系建设,提升节能监察执法能力。严格执行强制性节能标准,对化工、数据中心、新材料等重点行业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节能监察。加强节能监察结果应用,利用部门联合惩戒机制,将节能监察执法结果纳入社会信用体系。开展工业节能监察工作监督检查,提高节能监察工作规范和工作效能。推进节能监察信息化建设,在线开展监察计划申报、企业能耗指标核算、节能监察结果汇总等工作。

  三、加强节能管理服务能力。围绕工业企业节能管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能源审计、能效诊断和对标,挖掘节能潜力,构建能效提升长效机制。支持培育第三方机构为节能监察提供检验检测、咨询服务、数据核算、人员培训等服务。完善工业节能诊断服务工作体系,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市场推进的工作机制。大力推广产业园区、产业聚集区开展区域节能诊断,大型企业开展自主诊断,节能服务公司开展专项诊断。完善节能诊断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行业用能结构、工艺技术、能效指标数据库。

  四、提升节能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节能信息化建设,全面提升能源管理水平。鼓励第三方机构建设企业能源管理服务云平台,为企业节能、行业管理提供专业服务。鼓励园区和企业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对园区和企业用能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建设区域智慧能源系统。推进工业企业能耗在线监测企业端建设,建设新区工业用能在线监测分析系统。

第三节  推动工业低碳发展

  一、强化工业碳排放控制和管理。围绕国家2030年碳排放达峰目标,积极推进重点领域率先达峰。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鼓励第三方参与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环境技术咨询、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统筹环境、能源等生态环境资源权益,工业企业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构建排污权、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市场交易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碳资产抵押贷款、碳期货、碳期权等碳系列金融产品,推动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作为合格抵质押物,促进金融资源配置向保护环境倾斜。

  二、推广应用先进低碳技术。加大先进低碳技术推广应用力度,提升全行业低碳发展水平。积极推广低碳新工艺、新技术,推进低碳技术沟通渠道建设,鼓励高碳产业之间的技术转移。培育工业低碳技术服务第三方机构,重点发展低碳科技研发与项目孵化,开展低碳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生产信息咨询、产品检验检测和质量认证认可服务等科技服务,为重点行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三、推进低碳发展试点示范建设。培育低碳发展示范标杆,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开展绿色低碳产业园试点示范,加大低碳产业园建设力度,引导工业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开展低碳企业评价,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实施低碳标杆引领计划,推动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排放对标活动。鼓励有条件企业和产业园开展碳中和试点示范。依托绿色能源,在园区、企业、产品层面探索碳中和新区方案。

  四、实施区域环境容量评价。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作为准入前提,认真执行先评价、后建设制度,建立环境影响评价综合决策机制。坚持淘汰、准入、标杆三套标准同步,完善单位产品或工业增加值的污染物产生量、排放量评价(控制)制度。按照谁污染、谁治理、谁付费的原则,建立排污费征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污水处理费和垃圾处理费征收制度。全面启动制订行业绿色环境标准,加快出台符合新区实际并严于国家标准的地方环境标准,引导产业循环绿色发展。

第五章  推进产业基础高端化和产业链现代化

  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产业高端化、智能化为方向,以产业链龙头企业为主体,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环节,加强政策协同保障,优化新区范围内产业链布局,强化上下游企业配套协作,全力推进产业链从中低端向高端迈进,着力打造一批上下游关联、横向耦合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优势产业链。

第一节  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一、强化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夯实基础设施,推进新区已托管三镇与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区域的优化整合,提升新区产业发展承载能力。围绕重点行业延伸产业链,充分利用兰州新区产业链供需对接平台,创新企业合作机制,推进区内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提高企业产品共享度和附加值,努力实现循环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重构产业链联动机制,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增强产业链韧性,提升产业链水平。鼓励制造企业发展个性化定制服务、网络精准营销、全生命周期管理、在线支持服务、整体尊龙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工程总承包、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外包等商业模式,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

  二、提升关键基础能力。按照“补短板、强韧性、提效益”的总体思路,聚焦优势产业,实施延链、补链和强链,推进产业链纵向延伸和横向耦合。重视核心基础零部件,全面提升基础类结构单元零部件产品性能,按照大批量、标准化、模块化的原则,重点开展石化装备、电工电气装备、新能源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通用航空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等通用型基础零部件攻关突破。按照小规模、专业化、精细化的原则,面向轨道交通和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专用型零部件,开展跨行业协同创新攻关。以先进有色金属材料和先进化工材料等先进基础材料为重点,突破材料性能及成分控制、生产加工及应用等工艺技术。以高端装备用特种合金、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温吸热工质、储热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为重点,完善原辅料配套体系,提高材料成品率和性能稳定性。建立关键基础工艺研究机构,完善基础工艺创新体系,重点发展轻量化材料成形制造、先进热处理及表面强化、金属增材制造、重劣质原油资源最大化利用、低成本低碳烯烃生产、高效及复合加工、特种成形及加工制造、典型高温零部件结构设计与制造、超大型零件成形及加工制造和近净成型制造等先进基础工艺。

  三、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紧扣绿色化工、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信息和城市矿产与表面处理等产业,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服务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和关键基础材料等细分产品市场的“专精特新”企业,打造细分领域“行业小巨人”。健全精准有效的财税支持机制,发挥创业投资市场作用,加快中小企业上市培育,积极推行企业债券融资,完善融资担保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建立“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库。推进培育企业“规下转规上”。设置“专精特新”企业评价体系,提供差别化的分类指导、精准服务,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不来即享”等各类公共服务平台网络联动优势,整合社会中介服务资源,提供创业辅导、培训咨询、社保代理、财务管理、法律咨询、服务担保、市场营销等规范化、精细化、个性化服务。引导大企业结合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为中小企业提供配套服务。鼓励各类社会组织为企业提供公益性服务,探索建立志愿服务机制。到2025年,培育形成30个“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引导100个成长性好的小企业“规下转规上”。

第二节  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一、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相关领域改革,使创新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与集聚,促进跨区域创新资源整合,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强跨区域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业的协同创新,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提高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性,提高区域研发成果转化率;集中力量营造中西部宜居环境,吸引人才流入,增强对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知识溢出、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发挥西部禀赋并充分利用好相关政策推动产业链创新升级,从而更好融入全球价值链,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实施尖峰四大科研计划,迭代实施国家、省、市等重大科技攻关专项。滚动编制科技攻关清单,引入赛马机制、财政支撑机制,鼓励组织实施科技应急攻关项目。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机制,推动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

  二、提升产业链协同创新度。强化专项扶持,做大做强一流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分类组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优化产业链分工协作体系。实施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产业等产业链协同创新工程,滚动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和急用先行项目,推动一批关键核心技术产品的产业化及应用。建立可替代技术产品供应链重组补链体系,实施断链断供替代行动,推动龙头企业建立同准备份、降准备份机制。建立兰西城市群产业链安全协调机制,共建共享安全可控产业链。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支持企业开展海外并购和国际合作。

  三、推广制造业首台套产品应用。鼓励企业实现首台套装备创新突破,加大首台套研发支持力度,加快投入应用。围绕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以及重大工程施工装备、应急装备、医疗装备等领域,支持首台套创新研制和攻关。实施制造业首台套提升工程,完善认定评价标准与机制,认定培育一批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首台套产品。制定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清单,争取省、市、新区联动组织推广。

  四、提升招商合作精准度。聚焦新区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等特色优势产业链,精准招引一批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重大项目。强化靶向招引,绘制重点产业链精准合作图,建立产业链补链、延链项目库,深挖智慧招商红利。

第三节  积极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一、明晰承接重点。围绕构建“232 x”产业体系,积极跟踪产业发展趋势,以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为目标,明确主攻方向,积极吸纳国内产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优先引进行业龙头企业等,对接现有骨干企业,着力提升优势主导产业。坚持承接产业转移与引导资源优化配置相结合,积极引进国内外领军企业,争取全链条引入,布局建设大项目,带动上下游企业快速集聚,着力形成“龙头企业带动—重大项目支撑—产业链健全—产业集群强劲”的产业发展路径。

  二、优化承接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降低市场运行成本,培育企业家精神,激发承接活力。全面推行联合审批、多图联审、多评合一、区域评估等集成服务,优化政务办理流程。深入推进全国通关一体化,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口岸和应用项目全覆盖。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税费减免政策,简化征缴程序,优化办税服务。清理规范各类涉企收费,防止“税降费升”。加大对非公有制财产刑事保护力度,进一步健全涉企检查备案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代理、运营、鉴定、维权援助等服务体系。健全企业家参与涉企政策制定机制。强化政务诚信建设,完善政策落实兑现制度,建立健全政务失信责任追究制度和倒查机制。

  三、提升承接质量。大力促进科技成果在新区转移转化,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不断健全科技创新服务体系,推动承接产业转移高质量发展。积极推行职务发明创造知识产权归属和权益分享制度改革,探索“先确权、后转化”的有效机制。支持承接产业转移企业与国内外高校院所对接,围绕企业技术需求,联合设立研发机构或技术转移机构,组建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同开展技术研发、成果应用、标准制定等。支持企业建设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鼓励境内外大型企业在示范区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采购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和生产基地。依托创新平台,采用“线上网络平台 大厅现场服务 线下对接活动”的模式,构建服务示范区公共科技服务大平台。谋划建立科技要素市场,促进科技要素交易。着力培育和引进一批市场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大中型中介服务机构建设集技术转移、投融资、价值与风险评估、供需对接、知识产权等服务的“保姆式”、“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四、创新承接方式。按照“未落户的积极引进,轻落户的扩资升级,重落户的培育生态”原则,紧盯产业发展方向精准引进各类企业,不断创新承接方式。进一步明确招引事权、责任划分,落实项目统筹协调评估工作机制,为引进企业提供高效的审批资讯、项目全程代办、项目协调、跟踪等服务。推动建立完善省、市和新区交流对接机制,在招商资源互通共享、规划布局互通共知、招商信息互通共促、重大项目联动推进等方面强化合作。探索“集群引进、整体开发”的组团招商模式,支持企业抱团发展。推广以商招商模式,强化科技招商,鼓励规模大、信誉好、人脉广的企业引进资金入股参股,开发和延伸产业链产品,扩展规模。加强与商协会等社会组织专业招商机构合作,加快建立政府推动、企业承办、市场运作的新模式。建立“互联网 ”招商模式,搭建专业化线上招商平台,打通微博、微信、微网站的“三微”渠道。

  五、夯实承接载体。着力提升各产业园区承载能力,创新产业园区发展模式,促进产城融合,高水平打造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实现园区产业集聚、资源集约、功能集成。加强产业园区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提高产业园区公共信息、技术、物流等服务平台和社会事业的配套服务水平。支持各产业园区整合企业,统一享受大工业用电电价、参与电力直接交易。推进“飞地经济”模式,吸引发达地区产业园在新区设立分园,完善跨地区利益分享机制。探索反向飞地招商,在沿海等发达地区通过租赁办公楼宇、设置园中园等方式设立反向飞地,承接企业的总部、研发、销售环节。进一步统筹规划产业、城市等各类功能分区,提升新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和人口集聚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第六章  促进“两化融合”和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

  深化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融合应用,强力支撑结构调整、动力转换,持续推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为新一轮发展注入强劲、持续的增长动力。  

第一节  积极推进“两化融合”

  一、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大力提升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水平,力争在核心技术突破、应用赋能创新、产业生态营造和公共服务支撑等方面树立省级或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行业标杆。加大平台在工业设备连接、机理模型沉淀、工业微服务禀赋、平台开发者积累、工业app创新、工业数据汇集等资源管理能力建设,实现平台持续迭代创新,扩大接入规模。突出平台在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等行业和领域的尊龙网平台的解决方案走深向实,提高尊龙网平台的解决方案的整体数量、行业及领域覆盖度、场景复杂度、技术先进性、应用效益以及可推广性。围绕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数据信息等重点领域,探索开展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政策支持。推进电信运营企业、重点企业开展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改造,打造“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培育形成1-2个典型案例。加快实施“互联网 ”先进制造行动计划,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加速培育工业互联网新产品,开展面向重点领域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物联网创新应用试点,开发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加强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超前部署面向智能制造单元、智能工厂的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工业互联网。支持兰石集团、兰电、兰泵、博睿重装、佛慈制药、甘肃德福等企业加快生产设备数字化升级,开展智能制造单元、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建设,开展基于大数据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用户需求挖掘和智能服务等应用创新,推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

  二、推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面贯彻《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管理体系》国家标准,选择重点企业开展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标试点和推广工作,推荐纳入国家和省两化融合贯标试点企业,到2025年,符合国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贯标试点的企业达到6-10户。引导企业规范两化融合的通用方法,建立、实施和改进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立政府和行业协同推进机制,全面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在企业贯彻实施。鼓励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达标企业总结提炼贯标成果,按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导向、原则和要求,系统开展战略转型、管理变革、流程优化、技术创新和数据开发利用,构建完善数字经济时代的新型能力体系。

  三、加强企业新型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以供应链协同一体化、供应链业务连续性管理、集中采购、智慧物流、供应链金融为代表的供应链管控与服务,提升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性,重点关注计划、采购、物流、生产、交付等供应链运营活动的数字化和集成互联,加大企业面向供应链管控与服务的新型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以产品协同研制、可追溯、远程运维为代表的产品生命周期创新与服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管控与价值挖掘,重点关注产品全生命周期研发、设计、制造以及服务等活动的数字化和集成互联,加大企业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创新与服务的新型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以智能工厂、精益生产管理为代表的现代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提升企业数字化生产水平,重点关注工业设备设施、制造过程、生产经营管理等活动的数字化和集成互联,加大企业面向现代化生产制造与运营管理的新型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开展以数据资源集中治理、数据模型开发部署等代表的数据管理与应用,打造生产制造全过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孪生体,重点关注企业基础数据管理机制建设以及数字孪生系统建设,加大企业面向数字孪生的数据管理能力建设。

  四、完善“两化融合”工作体系。设立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优先支持“两化”深度融合项目。鼓励企业加大对信息化项目的投资力度,出台扶持政策,以奖代补,引导中小企业实施“两化”深度融合。拓展中小企业投融资渠道,支持商业性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为企业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专项工作提供融资服务。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推进信息化责任意识,开展面向“一把手”的培训。在大中型企业开展首席信息官(cio)制度试点,并建立企业cio引进、培养、考核、奖励制度。对企业信息化优秀领军人物给予表彰,激发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节  促进大中小企业融合发展

  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围绕绿色化工、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加速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创新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鼓励现有龙头企业一体化延伸,依托产业链条,通过控股、参股等形式兼并上下游配套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龙头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开展技术、业务、品牌和渠道等重点要素的并购重组,实现快速裂变扩张,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利用“兰洽会”“文博会”“一带一路”等交流合作平台,促进本地企业与行业知名企业开展各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实现借力发展。优先支持实力强的企业加速建设面向全球的资源、市场、人才配置和生产服务系统,不断开拓国际市场,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集团。

  二、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瞄准“232 x”产业发展方向,聚焦细分领域市场,以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为需求,支持中小微企业瞄准工业“四基”,聚焦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强化技术创新投入,推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道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拥有核心技术和拳头产品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持续加强创新投入,提高巩固提升行业地位,推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高质量发展。以云端迁移为主线,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升级。即针对不同行业形成轻量型、通用型尊龙网平台的解决方案,增强中小企业上云积极性和主动性,助力企业进一步整合共享内外部资源,探索新的业务模式和发展方式。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内外中小博览会、论坛等活动,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和网上展示交易,探索发展“互联网 中小企业”新模式。

  三、推动大中小企业深度融通发展。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构建基于工业互联网的分享制造平台,有效对接大企业闲置资源和中小企业闲置产能,推动制造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共享和优化配置。鼓励大企业联合科研机构建设协同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向中小企业提供科研基础设施及大型科研仪器,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发挥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等平台的资源整合和对接能力,畅通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渠道。

第七章  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

  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全省开放大局,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开放平台建设、承接产业转移和深化产能合作,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打造对外开放合作新高地。

第一节  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一、全面提升综合保税区建设运营水平。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落地,培育保税新业态,在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实现赶超进位。探索内陆地区综保区监管新方式,深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贸易便利化改革。依托国际空港、陆港和各类口岸,完善国际中转集拼和转口贸易枢纽功能。提升国际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集散能力,加快建设面向中西亚、南亚、东南亚、中东欧地区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支持保税区重点建设电子产品、民族特色产品、木材、粮油、跨境电商、新材料等加工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二、打造兰州国际空港。大力发展以航空运营、航空培训、航空维修为主的航空服务业,以航空货运、航空冷链、保税仓储为重点的航空物流业,以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航空配套装备为支撑的航空制造业,推动现代金融、临空会展、跨境电商、航空文旅、国际商务等产业加速集聚,申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面向中西亚、欧洲、南亚的经济节点和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推动国际空港与保税区、中川北站、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联动融合发展,加快国际空港物流园和国际邮件分拨中心建设,提升中川国际机场国际货运输运和中转能力。

  三、加快建设内陆口岸高地。提升中川北站铁路口岸功能,推进甘肃国际物流集散转运中心、中欧(亚)班列进口商品分拨中心、西北地区进口商品展示中心、跨境电商物流园建设,打造中欧班列(兰州)集结中心。大力开展大宗贸易业务,打造有色金属、纯碱、钢材、特货汽车等多品类大宗仓储区域分拨中心。全面提升进境粮食、种苗和进口冰鲜水产品、水果、肉类等已有指定监管场地建设运营水平,加快申建进口药品指定监管场地、活体口岸。

第二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一、加快承接国内国际产业转移。坚持补链、强链、固链,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承接产业链上下游互补的龙头企业落户,建立与中东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长效机制,探索完善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经济统计分成等跨区域合作机制,采取共建园区等形式发展“飞地经济”。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省份合作联动,加快与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河南、湖南等中东部省市的战略合作,吸引外向型企业聚集。同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西亚、欧洲、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理念,建设科技、产业等国际合作园区。推动成立海外机构中国分部,支持兰石集团等企业开拓欧美及中东国际市场。

  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新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内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全面落实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联络优势,开展委托招商和企业市场化“外包”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运用新平台、新手段,创新开展“线上”招商、视频洽谈、云端签约等招商。积极衔接省上搭建共同招商平台,开展联合招商,形成规模效应。

  三、提升与沿海沿边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与天津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重庆果园港、北部湾港、山东港口集团等合作共建无水港,组织开展国际铁海联运。深化与天津滨海新区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平行进口车业务落地新区分拨、销售。加强与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区的联动合作,畅通新区至东南亚地区的商贸物流大通道,扩大对东南亚、南亚地区进出口贸易。加强与钦州港、防城港、吉隆等沿边口岸在货源集结编组、货物换装、通关查验等全流程的沟通合作,提升“兰州号”国际班列运行效率。与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重点城市,探索共同建立外贸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地。

  四、扩大与新疆、西藏地区的商贸物流合作。充分发挥区域联通优势,持续强化兰州新区在西北地区的商贸转运功能,推动进疆进藏货源在兰州新区汇集、分拨和转运。积极争取国家援藏援疆重大功能平台落户兰州新区,不断扩大与新疆、西藏在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石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兰州新区在国家边疆地区开发建设及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的功能地位。

  五、深度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加强与西宁、白银等周边城市合作,打造兰西城市群第三极。加快产业布局协同发展,建立重点产业合作联盟或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联合招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合力打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集群。依托两地中医药资源,积极推进新区中医药企业与青海中医药企业加强合作。探索在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合作,延伸铜箔、铝箔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协同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强新区与西宁综合保税区合作,发展跨境电商、委托加工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与兰西城市群内各地在农特产品、贸易批发等领域的合作,建立钢材、木材、粮食等大宗贸易供应链交易体系。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合作,融入甘肃青海大环线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一、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口岸和应用项目全覆盖,提升“单一窗口”应用率,进一步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全面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创新贸易监管模式,提升出口退税效率。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简化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程序,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第三方服务,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

  二、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持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举办大型商品展示展销或贸易促进会,建设海外分拨中心及海外经济产业园、中新(兰州)国际物流产业园、兰州粮食现代产业园等国际产能合作基地。依托兰州新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油装备),延长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水平及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兰石集团、佛慈制药、广通新能源汽车、正威铜业、商投集团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及尊龙网平台的业务范围,扩大石化装备、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药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培育进口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平台、交易展示平台等,扩大木材、粮食、肉类、汽车、棉纱、电解铜、冰鲜等大宗商品进口贸易。

  三、探索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争取国家在兰州新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保税物流、保税金融、中医药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财务、采购、结算等功能性机构,积极发展订单分拨、资金结算和供应链管理。依托西北首家铝期货交割仓库,建设西部有色金属物流园、西部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平台和西部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平台,推动铜、铝等有色金属相关产业实现仓储、物流、贸易、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加强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与上海、大连、郑州等期货交易所合作,争取氧化铝、电解铜、钢材、铁合金及粮食、化工等期货交割品种落户,培育发展期货保税交割、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

  四、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谋划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新区分项文化旅游活动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着力提升兰州新区国际知名度。依托职教园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文化交流中心。依托综保区及航空、铁路口岸,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免税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品进出口加工等文化产业。依托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引进影视制作企业,探索开展“一带一路”影视文化合作业务。

第八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新区“十四五”工业和信息化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重大决策部署和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折不扣落实好本规划提出的工作措施,实施好纳入规划确定的重大工程项目,为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第二节  完善组织实施机制

  切实加强党委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化建设,统筹协调和研究解决“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过程中政策、项目、要素保障等重大问题。健全决策咨询机制,组建专家智库,研究解决规划实施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建立工作推进机构,广泛调动各类社会主体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对规划实施进度、实施成效及时进行监测、评估,构建专项评估、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机制,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和配套项目。建立必要的公示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提高企业、群众对规划实施的参与度,监督方案任务及内容的执行情况。实施数字化管理,建立规划实施信息管理平台,形成实施评价、规划优化和建设环节的动态追踪与反馈,确保规划目标和任务按期实现。

第三节  强化要素保障

  积极推进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对工业用地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出让等方式供应。盘活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加快闲置厂房零租金使用改革,提供租金优惠政策,提升本地厂房的使用效率。采用智力服务、业余兼职、人才聘用、人才租赁、服务外包、项目订单等方式强化高端人才引进。加强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引导企业聚焦用工需求,联合高职院校开展技术培训,鼓励企业加大员工培训力度,打造一支有“企业家”精神的管理团队和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工作队伍。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示范作用,建立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金或贴息资金,做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缓解企业融资贵问题。引导商业银行探索适应科技创新需求的金融服务模式,鼓励企业、科研单位与商业银行开展买方信贷、金融租赁等新的合作业务。对重点项目,探索企业-投融资平台-金融机构三方投资的模式。

第四节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全面推动电网转型升级,持续提升电网基础设施服务水平,满足企业用电需求。加快智慧水务建设,提升供水信息化管理水平,推进水务一体化整合。加快城镇燃气管网、农村燃气管网和储气设施互联互通,提升燃气保障能力。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改建扩建,提升城市污水处理能力,支撑绿色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行分类监管,加大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推行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深化政务公开,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政府企业服务能力。开辟绿色通道,加快重点项目行政审批手续办理。完善政府与企业常态化联系沟通机制,建立企业投诉直报平台,畅通企业诉求表达渠道。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对外商投资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着力推进金融、信息等领域创新要素和价值链高端环节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效扩大民间投资,针对民间投资特点,在土地供应、区域开发、重大项目等方面制定适宜的进入和鼓励政策,提升民间资本的市场竞争力。

第五节  着力抓好安全生产工作

  建立健全部门内部安全生产“三管三必须”工作体系,结合业务分工,明确主要负责人、各分管领域负责人及相关内设机构安全生产职责,推动安全生产和行业管理工作深度融合。统筹考虑安全生产,指导工业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着力形成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与同级工业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机制。同时,推动安全(应急)产业发展,继续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加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时发现重点行业存在的共性风险因素。利用产业政策、法规标准、技术改造等手段防范化解风险隐患,促进源头治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安全生产领域广泛应用,以智能化、信息化手段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及工控安全、数据安全管理能力。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尊龙网平台的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