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尊龙网平台

 2021/05/31/ 17:12 来源:新区原创

中共兰州新区工作委员会

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关于印发兰州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新区各园区,各部门、各单位,新区各国有集团公司,省属驻区各单位:

  现将《兰州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中共兰州新区工作委员会    

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1年5月20日      

目   录

  第一章 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新征程…………………………………………—4—

  第一节  发展基础………………………………………………………………………………—4—

  第二节  发展环境………………………………………………………………………………—11—

  第三节  指导思想………………………………………………………………………………—14—

  第四节  基本原则和总体方向…………………………………………………………………—15—

  第五节  发展定位………………………………………………………………………………—17—

  第六节  主要目标………………………………………………………………………………—19—

  第七节  重大支撑………………………………………………………………………………—23—

  第二章 拓展发展空间 打造大兰州产业和人口主要承载地……………………………—26—

  第一节  优化空间布局…………………………………………………………………………—26—

  第二节  强化全域空间管控……………………………………………………………………—30—

  第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32—

  第一节  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三个千亿级产业…………………………………—32—

  第二节  构筑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三个五百亿级产业…………—34—

  第三节  培育壮大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五个百亿级产业……—35—

  第四节  加快发展应急、人工智能、加工贸易、节能环保等产业……………………………—38—

  第四章 强化科技创新 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40—

  第一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40—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1—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43—

  第四节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44—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集成改革先行区…………………………………………………—45—

  第一节  深化“放管服”改革……………………………………………………………………—45—

  第二节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47—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48—

  第四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49—

  第六章 实行高水平开放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50—

  第一节  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50—

  第二节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大枢纽建设…………………………………………………………—51—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54—

  第四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55—

  第七章 加强城市建管 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57—

  第一节  建设数字新区……………………………………………………………………………—57—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59—

  第三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60—

  第四节  完善现代市政基础设施体系……………………………………………………………—64—

  第五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65—

  第八章 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67—

  第一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67—

  第二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68—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69—

  第九章 推动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71—

  第一节  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71—

  第二节  完善污染综合防治体系…………………………………………………………………—73—

  第三节  推进资源循环节约集约利用……………………………………………………………—74—

  第四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74—

  第十章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文明和谐宜居现代新城…………………………………………—75—

  第一节  优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76—

  第二节  全方位建设“健康新区”………………………………………………………………—78—

  第三节  优化提升社会服务品质…………………………………………………………………—80—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81

  第五节  加快建设“平安新区”…………………………………………………………………—82—

  第十一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84—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84—

  第二节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85—

  第三节  抓好规划组织实施………………………………………………………………………—85—

  第四节  强化规划关键支撑………………………………………………………………………—85—

第一章 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级新区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是兰州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充分履行国家赋予的“极、地、台、区”战略使命、实现高质量快速发展的“黄金五年”。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市战略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条件的深刻复杂变化,继续秉持“先行先试”“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思维,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推动新区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兰州新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及国家级新区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全部工作的统揽,紧紧围绕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抢抓重大战略和政策机遇,坚持改革引领、先行先试、创新驱动、开放带动、产业崛起、生态优先、民生为本,大力推进“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建设,已经从农业村镇快速成长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人气事业兴旺、环境优美靓丽的现代化新城,成为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最活跃、营商环境最优、改革创新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探索出产业人口快速集聚、城市建设快速成型、生态环境快速好转的新模式。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123.15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236亿元,基本实现翻番,年均增长16.82%。第二产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倍数增长,2020年总量分别是2015年的1.25倍、2倍、4.44倍、2.18倍和2倍,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翻一番,第三产业增加值翻两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4677元、12959元,分别是2015年的1.53倍和1.56倍。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多年在国家级新区和全省各市州排名前列,全省全市经济增长极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坚持把深化改革作为新区发展生命线,充分发挥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全力在理念、制度、机制、流程上探索创新,深入推进管理体制、干部人事、行政审批、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九大改革”,着力打造“管理效率最高、服务水平最优、运营成本最低”的现代化新区。管理体制进一步优化,39个县级机构精简为21个,构建了新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镇(中心社区)三级管理架构。创新干部人事管理,全面实行全员聘用制、全员绩效考核、全员绩效工资,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充分激发。“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和开办时间分别是国务院要求的1/4、1/8,项目审批“承诺制”、政务服务、土地弹性出让、好差评制度、涉企优惠政策、不来即享等改革经验在全省推广。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土地、用能、运输、融资、社保等要素成本大幅降低。国资国企改革持续深化,组建八大国有集团公司,其中商投集团、城投集团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进入全省国有企业前10强。2019年获批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2019-2020年连续两年获评“中国(区域)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

  ——现代产业体系加速构建。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支撑,紧抓中东部产业转移机遇,坚持“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引进产业项目487个、总投资2115亿元,形成了绿色化工、新材料、大数据、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农业、节能环保十大产业全链循环发展的态势。150平方公里千亿级绿色高端化工产业园高标准规划建设,已快速成长为国内一流精细化工产品集聚地。4.5微米世界最薄铜箔试生产成功、大禹防水材料获“大世界基尼斯之最”,有色金属、绿色建材、光电材料等新材料产业体系形成。引进中科院大科学装置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40多个,形成了石化重型装备制造、新能源装备生产、大科学装置等设备制造产业体系,获批国家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兰州新区入选“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大数据产业加速集聚。中成药、化学药、动物疫苗、医疗器械、医药物流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佛慈荣获“中国中成药行业企业出口十强”。坚持以设施化、机械化、智能化提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现代农业示范园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建成18万平方米亚洲单体最大高端花卉基地、全省最大中药材育苗基地,300万头生猪、百万只羊、万头奶牛生态种养循环产业链基本形成。产业投资成为拉动发展主引擎,全省实体经济主战场地位日益凸显。

  ——创新开放迈出重大步伐。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引领产业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引进培育创新平台118个,兰州新区产业孵化大厦获批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全球首套千吨级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试车成功,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6%,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0%。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建成“一区一港一口岸一通道”立体化开放平台,口岸、通道、临空三维一体开放新格局基本形成,粮食、肉类、冰鲜、种苗等六大指定监管场地及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运营,有色金属交割库、保税仓储、金融仓储等专业物流园运营,进出口贸易额倍数增长,获批首批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优势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

  ——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和经营管理城市,核心区200平方公里范围内基础设施全面配套。中川国际机场三期、中兰客专、兰张三四线、中通道、t3航站楼连接线等项目加快建设,景中高速、中白高速建成通车,立体化交通枢纽加快形成。城乡道路里程数达到1110公里,开通公交线路38条、新增公交400辆。构建租购并举、多元供给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各类住房10.1万套,建设保障性住房8796套73万平方米,实施棚户区改造1.7万户,房价稳定在合理增长区间。商业综合体达51个503万平方米,商圈入驻率达70%以上,人气商气加速集聚。新型智慧城市加快建设,城市管理更加智能精细,2019-2020年蝉联“中国领军智慧城区”称号。高标准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加速推进,保留村全部达到美丽乡村标准,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城市人口加速集聚,实有人口46.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宜业宜居的现代化新城初步形成。

  ——生态文明建设创出新路。一体化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科学治理山水林田湖草,完成造林绿化20万亩,生态修复12万亩,城市绿地率超过35%,达到国家园林城市标准。打赢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0%以上,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污水收集处理率全部达到100%。积极探索黄土低丘沟壑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系统性解决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的做法,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绿色发展探索出了新路径。创新开展兰白都市区国土空间规划研究,谋划建设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打造“陇中河套平原”,为甘肃大发展、兰西城市群和“一带一路”建设赋能。

  ——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统筹推进城乡教育、卫生、文体等公共服务可及性、均等化。建成各级各类学校53所,中小学和幼儿园总学位达4.8万个,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93.8%,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58%。职教园区建成院校7所、在建6所,入驻师生7.5万人。兰州新区第一人民医院投入运行,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甘肃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即将投用,建成城乡居民15分钟就医圈、应急圈和较为完备的三级医疗网络。人均体育场地增至5.5平方米,超过全省全市人均面积2倍以上。省经济社会展览馆、职教园区图书馆、音乐厅、省体育馆、新区图书馆、档案馆等设施建成开放。新区社会福利院、救灾物资储备库建成投入使用。累计新增就业人口13.3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基础养老金、低保和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持续提高。“法治新区”建设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综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幅提升。

  “十三五”时期,是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大部分指标如期实现(详见表1-1)。经过五年的不懈探索和艰辛努力,实现了城市由拓荒起步向新城崛起的转变,改革由学习跟跑向示范领跑的转变,发展由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向产业支撑带动的转变,城市管理由粗放向智慧精细转变,呈现出经济高质量快速发展、改革体系基本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城市功能日益完备、对外开放水平显著提升、民计民生有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态势,为“十四五”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兰州新区发展已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正处于破茧蝶变、加速腾飞的关键阶段。五年来,兰州新区各项事业能够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得益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承载着省市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书写着新区人民的创新创造,凝结着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第二节 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兰州新区在国际大环境和全国发展新格局中,既面临着新一轮科技革命、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发展机遇,也存在后疫情时代国内外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和自身发展面临的困难问题等方面的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为新区加速发展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以5g网络、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量子通信、生物技术等为代表的新技术进一步走向成熟和相互渗透,带动现有产业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并催生新一轮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为兰州新区加快培育和集聚新材料、智能装备、数据信息、新型生物医药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产业集聚升级带来了重大机遇。

  ——深化“一带一路”建设为新区提升开放平台功能带来新机遇。“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一带一路”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我国打破外国技术和市场封锁、拓展经贸市场新空间、深化与各国经贸关系的重要路径。随着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加快建设,为拥有综合保税区、陆港、空港等全省功能最齐全对外开放平台的兰州新区带来新发展机遇,兰州新区将成为西北地区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欧亚大陆桥、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枢纽和向西开放的重要平台。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为新区提升战略位势带来新机遇。国家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着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这为兰州新区争取财税、金融、产业、用地、人才等方面政策支持,更好承担国家重大战略、重要产业布局、人口快速集聚带来新发展机遇。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新区绿色发展带来新机遇。兰州新区作为黄河上游唯一的国家级新区,承担着创新黄土高原生态修复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维护黄河生态安全和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重要使命,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将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多发展机遇。

  ——国家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将为新区借势拓展腹地空间创造新机遇。国家重点围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重要平台、构建国家向西开放重要支点、打造西北地区发展重要增长极、建设连接亚欧大陆重要枢纽等领域,加快推动兰西城市群建设,为兰州新区做强对外开放平台、完善综合交通体系、加速承接产业转移、打造兰西城市群“第三极”创造良好发展机遇。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新发展格局为新区产业快速集聚带来新机遇。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为兰州新区推动以轨道交通、工业互联网和应急产业、救援基地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中东部产业转移、培育壮大实体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和促进消费升级等带来更多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

  ——国家和甘肃省支持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为新区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新机遇。国家和甘肃省先后出台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国家级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兰州新区深化改革创新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兰州新区破解行政区划、体制机制、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建设管理等领域的瓶颈问题,建设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创造了新条件,带来了新机遇。

  ——兰州市主城区推进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为新区提升城市综合功能带来新机遇。实施主城区抽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已成为兰州市实施“一心两翼多点”发展的重要战略,为兰州新区承接主城区工业企业、科研院所、各类院校、商贸批发市场等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实现新区与主城区互补错位联动发展、产业集聚和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带来重要发展机遇。

  二、面临的挑战

  ——从国际看,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为新区拓展外部市场带来较大挑战。受国际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化面临巨大挑战。疫情后欧美各国加快补足国内产业链条,减少对外需求,导致我国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对兰州新区拓展国际市场、扩大贸易合作、推动企业“走出去”“引进来”带来较大挑战。

  ——从国内看,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劳动力结构变化、有效需求不足等因素综合影响,“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潜在增长率预计进一步下降,宏观经济运行风险可能持续加大,对新区扩投资、稳增长、防风险将带来一定冲击。同时,在区域竞争更趋激烈形势下,吸纳各类市场要素能力较弱的兰州新区,在区域性产业和市场功能被周边地区竞争挤压的替代效应日益增大。

  ——从兰州新区自身看,在国家级新区中经济总量偏小,在全省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比较小,经济增长极作用发挥不充分;引进的有影响力、竞争力、带动力的龙头企业、重大项目不多,产业集聚效应不强;在外围交通、市政、生态、水利、信息等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基础设施不完善;创新驱动能力仍不足,对外开放水平仍不高,重点民生领域存在短板。

  综合判断,“十四五”时期,兰州新区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重大任务攻坚期、产业集聚升级关键期和扩大对外开放窗口期。谋划“十四五”发展,必须充分认识新时代赋予兰州新区的新使命、带来的新机遇,主动作为、抢抓机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奋力开启兰州新区现代化建设新征程。

第三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及国家级新区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国家赋予兰州新区的战略使命,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开放、高速度增长,加速产业集聚、扩大对外开放、提升城市能级、优化生态环境,加快建设经济新区、产业新区、制造新区、创新新区,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努力建设具有引领示范效应和国际水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第四节 基本原则和总体方向

  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工委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推动中央、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长效机制,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把党工委领导经济工作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区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发展水平,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优化发展环境,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体制机制,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

  ——坚持系统观念。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处理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着力注重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更好发挥各方面积极性,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实现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总体方向:

  ——坚持高速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并重。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在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的同步提升。统筹处理好质和量的关系,处理好规模扩张与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系。着力推动城市建设和现代产业体系双引擎拉动,统筹协调高速增长、高质量发展与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努力开创发展快、质量优、效益好的新局面。

  ——坚持产业集聚和城市功能提升。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强化城市功能品质。把产业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争取国家、省市重大产业项目和外资项目布局,推动各大产业全链循环集群发展,创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国家级示范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打造全省实体经济新高地。着力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融合,集聚创新创业高端资源,产城双轮发力、双轮驱动,走出一条具有新区特点的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提高。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生态修复、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大力实施生态保护治理、生态多样性维护、造林绿化和环境治理等重大生态工程,高标准推进生态产业发展,在促进新型工业化、城市化、智能化、绿色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步融合中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

  ——坚持新区扩能和主城功能疏解联动。做好与兰州市主城区统筹协调,实现与主城区错位互补联动高质量发展,加快新老城区同城化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推进新区与皋兰县协调发展、融合发展,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科教创新能力建设,提高承接主城区功能疏解能力,打造兰州主城区功能疏解主承载地和全省各类移民搬迁主承接地。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显著提升新区作为“一心两翼”之北翼的产业集聚功能,成为全省经济发展新引擎。

第五节 发展定位

  围绕落实国家赋予的“极、地、台、区”战略使命,“十四五”时期努力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西北地区“产业发展集聚区、集成改革先行区、创新驱动引领区、生态治理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加快建设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

  ——产业发展集聚区。紧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定位,依托区域资源禀赋,突出区域特色,大力实施“335+x”产业倍增行动,重点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3个千亿级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3个五百亿级产业和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5个百亿级产业,大力发展新基建、新业态、新消费,在人工智能、加工贸易、应急产业、节能环保等方面创新突破,积极培育新的税源增长点、高质量发展支撑点。

  ——集成改革先行区。树立世界眼光、坚持问题导向,学习借鉴和复制深圳、雄安、浦东等地改革创新好经验好做法,紧盯高质量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积极先行先试,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持续在政府效能、绿色金融、要素配置、项目服务、国资国企、空间利用、创新开放、城市治理等方面探索突破,以改革实效激发活力、抢占先机、应对挑战,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区经验。

  ——创新驱动引领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搭建一批高质量“双创”中心和示范基地,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批智能生产线、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培育一批行业“冠军产品”,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争取更多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创新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布局新区,实现从学习模仿向自主创新、引领创新迈进,建设西北地区创新策源地和产业人才汇集地。

  ——生态治理示范区。全面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科学优化国土空间保护格局,统筹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构建兰州北部生态安全屏障,把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城市建设、国土资源高效利用一体推进,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施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崛起提供新区样板。

  ——对外开放新高地。以建设国内大循环的西部“加油站”、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主接点”为目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引领交通大联网、产业大对接、资源大共享,做大做强经贸合作,以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和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申建为契机,加快建设向西向南开放新高地。

  ——城市建设新标杆。把创新、绿色、智能、宜居、便利等理念体现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各个环节,坚持高品位建设、高水平管理,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建设品质生活之城、宜居宜业之城、魅力幸福之城。全面建成新型智慧城市,实现城市管理系统化、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加快全域新型城镇化步伐,推进法治新区、文明新区、平安新区、和谐新区建设,建设西北现代城市新标杆。

第六节 主要目标

  一、“十四五”时期主要发展目标

  “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综合考虑发展环境、发展基础和增长潜力,努力实现以下发展目标。

  ——经济发展质效大幅提升。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经济总量实现新突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2025年gdp总量达到800亿元以上,力争达到1000亿元,在国家级新区和全省各市州中的位次持续上升。固定资产投资额年均增长15%以上,2025年总量达到1000亿元以上,累计完成4000亿元左右。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效率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力争达到150万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作用更加凸显。

  ——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做精新兴产业,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产业能级大幅提升,加快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三个千亿”产业集群,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三个五百亿”产业集群,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业“五个百亿”产业集群,推动产业迈向高端水平,努力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改革开放实现重大突破。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性成果,体制机制创新迈出新步伐,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改革制度体系。高标准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成,营商环境迈入全国一流城市行列,市场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开放平台功能全面提升,国际经贸合作持续升级,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基本形成,经济外向度大幅提高,更好融入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高。高标准高质量编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其他专项规划,构建“多规合一”的规划体系。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巩固,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城市路、桥、管、网加快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综合承载力显著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2025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5%。

  ——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科技资源加快集聚,国家和省级创新平台加快建设,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到2025年,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4%,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件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8%,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比重和产业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

  ——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成效显著,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空间蓝绿交错、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格局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达到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88%以上,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功能完善、设施齐备、结构合理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覆盖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教育、医疗资源分布均衡性和可及性不断提高,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基本实现。到202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5万元以上、2万元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5.5%,就业比较充分。居民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医疗保健及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占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比重大幅增加,发展型、享受型消费成为主流,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新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和效能明显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法治新区”建设深入推进,“平安新区”建设取得新进步,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社会公共安全体系不断完善,经济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医疗卫生安全、生态安全、环境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二、二ο三五年远景目标

  到2035年,把兰州新区建设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成为经济繁荣、生态秀美、和谐宜居、富有活力的具有引领示范效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级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显著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全面形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建成,经济总量达到2500亿元左右。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城镇化,美丽新区建设目标全面实现。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人民生活水平质量取得实质性突破,公共服务更加优质,“平安新区”建设达到更高水平,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明显增强。

第七节 重大支撑

  为有力支撑“十四五”发展规划顺利实施,确保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根据新区实际,谋划一批重大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大工程项目。

  重大政策。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争取一批国家和省上支持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政策,制定实施相关政策。

 

  重大改革举措。坚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研究推出一批重大改革举措,为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提供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重大工程项目。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十大生态产业、行政区划调整等国家、省市重大战略部署,谋划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实现对“十四五”发展的有力支撑。

第二章 拓展发展空间 打造大兰州产业和人口主要承载地

  结合兰州市行政区划调整,构建国土开发新格局,大力拓展发展新空间,着力“强功能、兴产业、优环境、提品质”,推动产业布局与城市功能、生态空间深度融合,大幅提升产业和人口承载力、吸附力,将兰州新区打造成为兰州市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的产业和人口主要承载地、大兰州经济圈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第一节 优化空间布局

  以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实施为契机,优化空间布局、产业布局和生态布局,与皋兰县建立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管理体制,构建“新区 县”的行政管理架构和“新区 3个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打造“1区1县3园”的新发展格局。

  将中川园区打造成为新区城市品质形象核心区。依托兰州中川国际航空港,大力发展空港经济、临空经济,重点布局临空服务、航空物流、保税物流、文化旅游、科技金融、会展经济和行政商务等高端服务业,将中川园区打造成为行政服务、商贸金融、科技教育、文化娱乐、会展服务中心,申建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依托航空物流发展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先进装备制造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智能制造为主的产业集聚区。依托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都市型现代精品农业。依托大型商业综合体,发展进口商品、中高端餐饮、大型综超等业态,培育壮大商贸服务业,快速集聚人气商气,率先形成具备浓厚都市气息和鲜明地方风情的新区品质形象核心区。

  以秦川镇和上川镇为主体将秦川园区打造成为新区重要工业集聚区。在秦川园区西部重点打造千亿级绿色化工园区和百亿级西北绿色新型铝加工产业园,重点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现代农业、铁路物流等产业。中部依托中川北站铁路口岸,发展铁路公路无缝衔接运输、现代物流、分拨配送、金融仓储,建成辐射西北、连接中西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产业物流和商贸物流中心。依托秦川镇建设区域性商贸、文化娱乐综合服务中心。东南部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有色金属新材料、新型建材、粮油饲料加工等产业,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园。东北部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和万头奶牛养殖,引进乳制品加工企业,形成集种畜禽繁育、养殖育肥、屠宰加工、饲草种植、饲料加工、有机肥生产、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种养加”循环全产业链,打造“万亩级”现代生态循环养殖园。上川镇西部区域为未来兰州石化搬迁承载地,北部区域建设永久防护林和生态林,打造新区北部防护林带和绿色生态长廊。全镇合理布局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生态林地,打造现代蔬菜种植、牛羊养殖、药材种植等产业,做好金、铜、锰、石灰石等矿产资源的保护利用。

  将西岔园区打造成为科教中心和未来行政中心。发挥西岔园区产教优势,建设科教园区,打造教育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和全省各类移民搬迁安置承载地,重点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实训基地及相关配套产业、科教产业、现代农业、现代物流和高铁经济,未来打造成为新区行政中心。加快发展职业培训,以提升人力资源服务业竞争力和园区发展人才支撑力为两大主攻方向,将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西部一流的现代化职业教育高地。依托中兰客专兰州新区高铁南站枢纽,整体打造集商务办公、科创研发、会展娱乐、高端住宅等功能为一体的兰州新区高铁商务中心区和“cbd”。建成现代农业公园,加快一二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和生态修复示范区。西南部建设以汽车展示、销售、信息、配套服务为主,集汽车博览、汽车游乐、汽车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现代汽车城和应急救援等特殊功能区。

  全面推动兰州新区与皋兰县协调发展、融合发展。统筹考虑皋兰片区水阜镇、黑石镇、石洞镇、什川镇的功能定位、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公共服务配套等,加快推动皋兰片区与新区、主城区融合发展步伐,把皋兰片区打造成为主城区城市功能疏解的主要承载区和主城区拓展功能的新空间。“十四五”期间重点加大皋兰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幅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并为新区长远发展预留储备空间。

  以水阜镇、石洞镇为主体,打造兰州市城市主拓展区和主城区未来人口主要承载地。充分利用水阜镇、石洞镇连接新区和主城区的区位交通优势,主动承接兰州市区功能疏解、人口转移,重点发展商务物流、生态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将水石片区打造成兰白一体化融合发展区和兰州市区功能拓展的主承载地,成为兰州新区与兰州主城区相向融合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及兰白都市圈城市发展新片区。水阜镇加快土地整理及生态修复,推动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郊野公园,大力发展现代休闲农业和观光体验农业。积极争取兰州北部新枢纽站布局建设,建立健全兰州-新区重要的快件物流节点和城市快速消费品配送中心功能,进一步提高兰州北部枢纽与商贸服务水平,加强与忠和镇、九合镇、城关区的错位联动发展,推动城市功能互补整合。石洞镇打造特色精品城镇,优化调整产业功能布局和人文服务环境,推动原有有色冶金、化工、传统建材、传统医药与食品等企业,搬迁至秦川园区、中川园区等产业园区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体系,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品质形象,重点发展商贸服务、文化旅游、都市农业等产业。

  以黑石镇为主体打造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发挥中朱铁路和中白高速节点优势以及黑石工业园区的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将黑石镇打造成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基地和兰州新区功能拓展的延伸区。对现有传统冶金铸造、建材和碳化硅等相关产业进行转型升级改造,大力引进冶金铸造、新型建材等上下游的配套加工项目,进一步延伸、拓展产业链,提升循环经济产业规模和质量。重点布局国内一流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建设再生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完善园区周边的生活服务功能和相关商业配套,大力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打造集餐饮、住宿、维修和运输为一体的服务带。依托西电东干渠和黑武分干渠水利灌溉有利条件,黑石镇中北部重点发展高原夏菜等特色蔬菜种植和生猪、牛、羊等现代化生态养殖业。

  以什川镇为主体重点打造新型生态文化旅游区。发挥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与综合区位优势,以什川百年古梨园为核心,加快景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推进什川运动休闲小镇、什川田园综合体、什川颐养中心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休闲旅游观光农业和设施高效农业。持续放大“生态古镇、梨韵水乡”旅游品牌效应,打造集养生养老、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康养谷”、生态文化休闲度假小城镇和5a级的“梨花之都、旅游胜地”。加强与城关区和榆中县的联动发展。

  加强与兰州主城区一体化联动发展。坚持协调发展理念,加强形成新区与主城区的规划、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环保等一体化联动发展新格局。推动兰州新区“东拓南下西连北接”,促进新区与主城区相向融合联动发展。按照国家赋予新区的功能定位,与榆中生态创新城、兰州高新区、经开区实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有序推进主城区非省会城市业态向兰州新区疏解,持续推动主城区工业企业“出城入园”,争取部分省市级事业单位向兰州新区搬迁。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做好城市轨道交通、中川机场环线铁路、公路交通网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有机衔接,构建连接主城区的同城化交通体系,打造兰州新区与主城区“半小时交通圈”。

第二节 强化全域空间管控

  强化空间主体功能定位。坚持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经营和管理“四位一体”发展,切实发挥空间规划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完善主体功能区制度,细化落实国土空间管控单元。合理确定城区开发建设规模,构建生态蓝绿网络,打造山水林田城“生命共同体”,形成绿色发展空间体系。

  实行空间分类管控。优化城镇开发边界、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线和生态保护红线,合理划分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城镇空间。建立以“三线一单”为核心的分区管控体系,对兰州新区4个优先保护单元、5个重点管控单元及1个一般管控单元实施分区分类管控,突出精细化管理。加强城镇发展区规划管制,引导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实现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协调发展。提高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产出效率,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服务能力和聚集人口能力,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强农业农村发展区土地用途管理,促进农业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明确乡村建设用地规模和管控要求,优化整合农村居民点。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集中区依法依规管理,严格实行耕地保护制度,严禁非农建设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科学推进土地整治,大力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打造高标准农业示范园。强化生态保护区的生态功能,建立完善生态管控制度,划定生态控制区,实施分级分区管控。实行最严格的准入制度,强化生态红线、环保底线约束。加大石门沟水源地、秦王川湿地公园为重点的生态空间保护力度,提升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加强自然保留区保育和整治,加强草地、盐碱地、裸土地等未利用地生态保育和生态修复。科学开展土地整治,探索未利用地保护和综合利用新模式。

第三章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打造产业发展集聚区

  紧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定位,大力实施“335+x”产业倍增行动,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固链文章,推进规模化、产业化、链条化发展,畅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打造更强创新力、更具附加值的产业链,做大做强做精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第一节 打造绿色化工、新材料、商贸物流三个千亿级产业 

  做强做优千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高标准推进150平方公里兰州新区化工园区建设,引进国内和国际一流企业,重点打造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产业链,建设绿色、安全、智慧的千亿级化工园区。构建“一园、两轴、六区、多点”的总体发展格局,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基础化工原料、有机原料和中间体、材料后加工等产业,积极培育新型化工物流、化工贸易、金融服务、科技开发、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完善化工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加快东区危化品运输场站、培训基地和西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安全园区,争创国家d级化工园区,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信息体系、培训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守牢安全环保底线。建设智慧园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慧应用为支撑,创建人、物、企业、园区功能系统之间无缝连接与协同联动的智能感知优化系统,实现智能化管理。

  大力发展千亿级新材料产业。以高铁、新能源汽车发展需求为牵引,支持重点企业研发生产轻量化、高性能、智能型新材料制品,打造新材料生产应用示范基地。围绕锂电池、高端装备需求,发展超强、高弹、高导型电解铜箔和铜合金材料。围绕打造先进铝制造业中心,发展交通铝材、建筑铝材、电力铝材等。围绕碳纤维、粉末冶金等开展重点招商,吸引金属新材料上下游企业向新区集聚。推动甘肃金红石精细化工公司投产运营,引进四氯化钛、钛铸件等中游钛产品加工企业,做大做强钛及钛深加工产业。大力引进稀土智能化生产项目,培育发展催化材料、抛光材料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稀土功能材料产品。发展增材制造材料、新型保温隔热材料、生物质建筑材料、装饰新材料、新能源电池材料。

  努力打造千亿级商贸物流业。引进培育商贸物流龙头企业,构筑高水平物流产业发展平台和专业市场,打造服务西北、连接“一带一路”的区域性商贸中心。融入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国家国际货运班列编组站、兰州国家铁路一级物流基地和中欧国际班列进口商品回程班列集散中心,建成“一带一路”物流集散枢纽和多式联运中心。依托兰州国际空港打造航空物流枢纽,建设空港物流园和兰州跨境电子商务中心。大力发展智慧物流,打造区域快递分拨中心、区域冷链仓储物流中心。建设大型综合会展场馆,发展国际商务、国际会展等业态。2025年商贸物流产业营收总额突破2500亿元。

第二节 构筑先进装备制造、清洁能源、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三个五百亿级产业

  加快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医疗装备、节能环保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汽车装备、现代农业装备等。发展新一代智能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延伸设备远程定位监控、检测诊断、运行维护等装备服务。推动兰石超深钻机、兰电节能电机、兰泵超高温熔盐泵、新盛光伏太阳能等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加速上下游生产要素及耦合产业集聚。加快三维大数据物联网制造、中科院大科学装置、重离子加速器等项目建设,发展新一代智能化输配电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做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推动全制式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及示范应用。引进客车、货车、牵引汽车等生产企业,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加工、维修为一体的汽车装备产业聚集区。

  重点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新区北部布局开发风电、光伏、光热、热电等清洁能源,实施风光互补发电、分布式光伏发电等重点项目。引进培育风电、光电核心设备、成套装备研发制造等上下游配套产业。构建“整车-电池电机电控-充换电设备-试验检测”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大力发展动力电池、储能电站、充电设施、氢能储运等产业。依托首航高科能源等企业,积极布局氢能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打造集设备制造、运营维护为一体的汽车充电桩产业链。

  培育发展城市矿产和表面处理产业。建设百亿级城市矿产产业园和表面处理产业园,推动兰州新区(黑石)循环经济产业园提质升级,打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城市矿产产业园区重点发展火车、汽车、家电、金属制品、电池等产品拆解以及废旧轮毂、玻璃、轮胎再利用,形成再生资源、五大拆解、再加工、综合服务、仓储配送、无害化处理六大产业组团。表面处理园区主要发展电镀、热镀锌、搪瓷、喷塑、油漆涂装以及表面抛光等产业,配套发展汽车轮毂、平板玻璃来料加工等。推动兰州新区(黑石)循环经济产业园冶金铸造、装备制造、建材等传统工业提质升级,积极引进补链延链项目,推动形成上下游配套、大中小企业协同的循环产业集聚区。

第三节 培育壮大信息、生物医药、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现代服务五个百亿级产业

  大力发展信息产业。依托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重点打造集智能设备研发生产、数据存储运算、软件开发集成等于一体的大数据产业链。落实“上云用数赋能”行动,对接国家“东数西算”产业联盟,推动移动二期、电信二期、国网云数据中心二期、大数据产业园二期等项目建成运营,加快大数据产业园三期建设,全力打造国家大数据创新应用“试验田”、西部大数据创新应用高地和甘肃大数据应用特色示范区。2025年建成30万个机架,打造西北机架规模最大的数据中心,争取成为国家西部数据中心集群弹性节点,纳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国家节点和重点区域集群。

  积极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打造以中药产业为支柱,以生物技术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产业为支撑,以健康产品及服务为延伸的“1 3 n”生物医药体系。依托西部药谷产业园,引育一批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和健康产业。构建“中药材种植—精深加工—中药提取—生物制药”产业链条,建设集研发、种植、加工、存储、销售为一体的中药材基地,争创西部中药材期货交易中心。加快建设现代中药产业精深加工产业园、医疗器械产业园和医药物流基地,拓展中药、西药、生物疫苗、保健品、防疫物资等全产业链。大力发展体外诊断、康复器械、基础器械等医疗器械,开展国家康复辅助器具产业综合创新试点。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培育规模设施农业、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多产业融合特色农业,打造现代农业百亿级产业链,全面建设国家田园综合体和丝路寒旱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推动设施农业、畜牧业、花卉、中药材、林果五大优势产业扩容升级,构建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的优势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农业公园、生态种养循环园等,实施2万亩高原夏菜和万亩特色林果、万亩特色农作物和万亩花卉种植等设施农业项目,打造西北生态农业基地和西北花卉生产交易中心。加快推进新希望、天兆等300万头生猪,中天羊业、天欣百万只肉羊、兰牧工商万头奶牛等重大项目建设,做强生态循环养殖业。发展体验式、认养式有机农业,打造一批休闲有机农业种植体验园。皋兰片区做大做强禾尚头小麦、白兰瓜、高原夏菜等特色种植业。

  融合发展文化旅游。争取建设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打造西北旅游出发集结中心。加快“文旅 ”发展,开展“旅游 农业”“旅游 康养”“旅游 文化”“旅游 体育”“旅游 生态”全域旅游行动,构建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整合西部恐龙园度假区、晴望川民俗文化村等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打造集食宿、游览、购物、娱乐、疗养等为一体的旅游品牌。培育壮大旅游市场主体,引进一批规模大、实力强的文旅开发运营企业。

  鼓励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推进兰州新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重点发展研发设计、工业设计、检验检测认证、商务咨询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多样化、精细化和高品质发展,重点发展商贸服务、健康服务、养老服务等。中川园区重点布局临空服务、航空物流、保税物流、科技金融、会展经济和行政商务等高端服务业。秦川园区重点发展铁路公路现代物流产业,建成辐射西北、连接中西亚和欧洲的国际物流中心。西岔园区围绕高铁南站,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商业综合体、高端商务办公、高星级酒店、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水石片区谋划发展金融、设计、康养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特色夜市、特色市场,实施特色商业街区示范建设工程。依托兰州新区综保区和中川北站跨境电商监管中心,扩大跨境直购、网购保税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

第四节 加快发展应急、人工智能、加工贸易、节能环保等产业

  建设应急产业基地。引培一批应急物资生产、储备、物流等产业项目,打造服务西北的集科技研发、医药生产、物资储备、仓储物流、应急救援、培训演练为一体的国家应急产业基地。构建以兰石集团、甘肃建投、兰州电机为核心的先进应急装备研发生产基地,以兰粮集团、新希望、中天羊业为核心的粮食与农副产品储备基地,以九州通、兰药集团、和盛堂、佛慈制药为核心的药品储备基地,以医用消杀、防护物资为核心的战略物资储备基地,以公共卫生、民政、交通、消防救援为核心的应急救灾基地。

  培育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瞄准新一代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前沿领域,大力发展未来信息产业。打造人工智能基础技术开发平台和应用支撑平台,重点攻关新一代可信人工智能算法和技术应用,为绿色化工、金属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商贸物流、城市矿产等产业提供智能支持。实施“人工智能 ”“数字 ”行动,实现与区块链、物联网、人联网的集成优化,促进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培育纺织轻工、农特产品加工、电子产品加工等产业,打造轻纺工业集聚区、西北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甘肃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依托进口棉纱资源和精细化工园区建设,构建轻工纺织全产业链。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精深加工、特色畜产品加工,建设肉制品、乳制品加工产业基地及出口集散地。依托紫金中央大厨房、东方航空食品、益海嘉里等项目,打造绿色生态食品深加工产业链。吸引木业、陶瓷、石材、五金机电、床上用品等企业入驻新区,打造西北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建材家居制造集散中心。建设东部沿海企业分厂、研发中心,发展电子产品加工贸易。

  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加强节能、污染防治、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研发,发展高效节能、资源循环利用、大气治理、污水处理等先进技术和专业化服务。支持兰石集团大力发展节能环保装备,建设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培育壮大节能电气设备、环保技术设备、资源综合利用设备、再制造和节水设备研发制造等产业。鼓励新区制造业企业加大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研发力度,开展产品回收及再制造、再利用服务。

第四章 强化科技创新 打造创新驱动引领区

  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核心引擎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区、人才强区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优化创新环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完善创新平台载体功能为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促进制造新区向智造新区、创造新区转变,努力打造西北地区科技创新新高地、地方经济发展新支点。

第一节 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依托兰州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争取在新区布局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大科学装置及检验检测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科院近物所大科学装置创新创业园、甘肃省同位素实验室、电磁兼容检验检测中心、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等,打造检测能力高于国家专业检测机构的国家级检测实验室、第三方检验检测平台、核素应用全产业链条。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专精特新”化工新材料等领域龙头企业,争取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在新区设立分支结构。

  引进培育科技创新平台。争取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产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组建创新共同体,加强科技联合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前沿技术,创造更多弥补短缺、替代进口、国际领先的拳头产品。支持和鼓励省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在向新区搬迁或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与新区核心企业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搭建科研试验、中试、检验检测、技术转移、产业化应用等平台,推动技术熟化、知识产权运营与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德福、佛慈、兰石集团等优势企业建设和完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省级或区域制造业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和服务行业技术攻关。建设特种设备、计量仪表检验检测中心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

  提质扩容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充分发挥新区产业孵化大厦、兰石集团国家能源装备专业化众创空间和中川园区省级“双创”示范基地的作用,形成“苗圃—孵化—加速器—产业化园区”完整梯级的孵化体系。鼓励新区龙头企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新材料、中医药等领域,积极申报建设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星创天地、孵化基地等专业化孵化载体。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或管理运营众创空间、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载体。构建“产业集聚 专业孵化服务 创投”的新型创业孵化模式,打造一批高质量创新创业中心和“双创”示范基地。构建孵化器联盟,强化各孵化载体之间的沟通协作及资源共享。统筹建设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及创业基地、小微企业创业园、标准厂房等各类创业载体。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与中科院、兰大、农大等科研院所产学研合作,建设精细化工、生物医药成果转化中试产业园和农产品、花卉、畜种转化基地,打造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专利共享联盟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大关键共性技术和“卡脖子”技术攻关,采用“揭榜挂帅”“赛马”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牵头参与重大科技计划项目。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快掌握一批产业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打造知识产权特色密集型产业。加快生物疫苗、抗肿瘤药、永磁复合电机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进度,做强做优“新区造”品牌。建立健全适应技术研发、科技创业、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等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科技创业投融资体系。

  加速培育高成长性企业。实施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等,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隐形冠军、科技“小巨人”、创新型企业、“瞪羚”企业等,构建形成从雏鹰企业到高成长型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研发,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研发机构、发明专利全覆盖。支持化工园区企业强化全产业链一体化技术攻关,加大化工装备用关键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全面提升“一体化、专业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以正威、德福等企业为龙头,推广运用总成工艺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和全流程智能制造技术,提高合金新材料产业技术水平。以兰石集团、兰州海默、兰州电机等企业为龙头,着力突破能源化工装备等关键共性技术。以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公司为重点,发展重离子治癌装备与技术、同位素技术与产品。以兰州大成科技、兰州新盛光伏等企业为龙头,形成具有特色的新能源装备与技术产业集群。以兰石兰驼、兰州广通、亚太等企业为基础,加大动力电池、储能电站、充电设施、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研发投入,形成完善的技术创新链和产业链。

第三节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培养留住用好本地人才。在职教园区院校探索订单式委培模式,在重点领域培育一批青年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服务人才。完善“人才 项目 资本”的新型运营模式,对本地骨干人才实施年薪制、协议工资制等多样化薪酬机制,建立特殊贡献人才股权激励、现金奖励、个税返还等机制。突出国企在储备高素质科研人才中的骨干作用,推广“项目 团队”模式,鼓励领军人才打包人才团队。

  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积极打造西北地区人才高地,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探索自主开展人才引进、职称评审。鼓励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和国有企业的科技人才及退休人员按有关规定在新区兼职兼薪、按劳取酬。对高层次和急需紧缺的人才、“特殊人才”采取“一事一议”方式试行年薪制、协议工资制度。广泛采用顾问指导、短期兼职、联合攻关、候鸟服务、设立离岸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模式,加大对高端人才的组团化招引。打造优质的研发平台吸引人才,统筹推进各级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海智基地、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壮大高水平工程师和高技能人才队伍。鼓励各类领军人才参与人才引进,定期举办“赢在新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全面落实引进人才在薪酬福利、子女就学、税收优惠、社会保障、配偶就业等配套政策。

第四节 构建良好创新生态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在甘高校、科研院所在新区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试点,将成果转化的处置权、使用权和收益权改革为成果所有权,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方式,试点科技项目常年受理、即时评审制度,推行项目经费“包干制”。健全企业创新激励和保障机制,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支持科研人员兼职创新、在职或离岗创办企业,推动更多创新人才带专利、项目、团队创业。

  加强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展创新合作,建设科技合作窗口、科技合作基地或离岸双创基地。加强与海外机构合作,共建海外产业园或离岸科技企业孵化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生产工艺和管理理念,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研发机构和产学研资政协同创新机构。成立海外机构中国分部,支持兰石集团等企业开拓欧美及中东国际市场,加快相关产业技术境外转移转化。

  强化科技创新区域合作。加强与兰州、西宁、白银等周边城市在科技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合作。在前沿技术攻关、创业孵化、成果转化、科技人才培养交流等领域,与北京中关村、天津滨海、上海张江、武汉“光谷”、深圳、苏南自主创新区开展跨区域深度合作。加快引入天津、上海、深圳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天津、上海、深圳研发—新区中试和小批量生产”“天津、上海、深圳孵化—新区加速落地”的创新产业链,打造津沪深科研成果产业化拓展基地。

第五章 全面深化改革 打造集成改革先行区

  全面对标对表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及自贸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行政效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大力推动首创性、引领性改革,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创新成果,创造一流营商环境,打造西北地区集成改革先行区。

第一节 深化“放管服”改革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清理各类变相审批、中介服务及各类具有审批性质的管理权限,对重点区域、基层和园区实施无差别事权下放,大力推进“全域通办”,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企业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持续深化“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改革,不断加大套餐式、集成式、异地办等服务范围,营造可预期、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环境。

  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持续优化“承诺即入”“先建后验”企业投资承诺制改革,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全过程高效代办,继续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全面应用工程建设项目网上中介超市,扩大施工图豁免审查范围,健全联合验收常态化机制。推行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实施水电气暖等市政设施报装“一件事”改革,构建“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体系。

  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全面推广实施浦东新区“一业一证”改革先进经验,建立完善“一证准营”的行业综合许可制度。优化“证照分离”改革,实现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全覆盖、地域全覆盖。最大程度优化商事登记制度,推进商事主体全生命周期便利化服务,推行新开办企业免费刻制单位专用章,有效降低开办企业成本,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加快“互联网 政务服务”改革,提高政务服务标准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持续推动业务系统集成协同、数据共享互认,实现政务服务申办“零跑动、零材料、零成本”。全面推进跨区域政务服务,强化业务协同联动,推进高频服务事项跨省市通办和高频电子证照互认应用。全面推行“一网通办”“秒报”“秒批”,完善全方位政务服务体系,打造“掌上办事之城”。

  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法律法规定期清理及评估制度、多元化纠纷解决制度、涉企政策制定市场主体参与制度,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主体权益受损的法律救济,依法慎用强制措施,杜绝超范围、超标的查封、扣押、冻结涉案企业与案件无关的财物,从法律机制的末端保障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第二节 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

  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在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合理处置存量债务的基础上,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和再融资债券,不断完善“专项债 融资”等投资模式。支持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试点,规范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加快国有监管企业市场化,全面推进新区国有融资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提升公共基础设施运营主体筹融资能力。

  创新融资体制机制。依托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创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政策、机制、产品、服务,探索设立新区绿色发展专项基金,支持绿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绿金通”平台作用,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健全现代金融服务市场体系,设立新区法人银行及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引进更多政策性和股份制银行以及资本管理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在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境内外资本市场,通过上市和挂牌等方式募集发展资金。支持企业发行企业债、公司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多渠道募集资金。

  深化财政制度改革。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强化中长期财政规划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障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等重点领域支出需要。优化新区与园区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充分保障园区财力。健全社会保险、非税收入征管体系。建立健全债务风险评估和预警、应急处置机制,积极化解隐性债务,稳妥防控债务风险。

第三节  建设现代化市场体系

  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全面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加快资源要素产权制度改革,推动自然资源资产股权、环境权等各类公共资源市场化交易。进一步细化完善国有产权交易各项制度,严格规范新区国有资产登记、转让、清算、退出等程序和交易行为。实行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加快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实行精准监管、智慧监管,大力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常态化,“互联网 监管”智能化、协同化、规范化。持续扩大“包容审慎”监管应用范围,完善全领域市场主体轻微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免罚清单,探索建立涵盖若干处罚梯度的容错监管模式。

  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强化“要素跟着项目走”保障机制,完善建设用地供地机制,积极实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弹性出让、先租后让、“净地招商”“拿地即开工”、土地使用权退出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探索“新型产业用地(m0)”,适度增加混合用地供给,允许在工业用地中增加新型产业用地,配建研发创意、设计中试等配套设施。建立新区人力资源服务公共平台、公共数据中心、人才信息供需指数发布平台,引导劳动力要素合理畅通有序流动。完善新区技术转移体系,引进高校、科研院所技术转移机构在新区建设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促进技术要素形成有效的市场交易。加快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建设数据采集标注平台和数据资源平台。

  高水平建设“信用新区”。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体系,积极推行信用报告应用。全面推行信用承诺和告知承诺制,加快建设“无证明城市”。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开展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进一步完善信用修复机制,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

第四节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以现代化管理、实体化经营、集团化发展为方向,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推进新区平台公司向实体公司转型、行政化管理向市场化运营转变。深入推进监管职能转变,形成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稳妥推进国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鼓励有条件的二、三级公司上市。探索国有独资公司党委会和董事会“两会合一”制度,强化审计、纪检、组织、财政等部门协同监督。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探索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和职业经理人制度。

  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建设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保障民营企业在新区市场准入、政务服务、经营运行、政府采购、招投标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全面保障民营企业投资的合法权益,依法依规履行政策承诺和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瓶颈,着力降低民营企业用地、用人、用能等成本,构建帮助民营企业纾危解困的机制。弘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创建全省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示范区。开通民营企业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急需紧缺人才、优秀青年人才职称评审绿色通道。

第六章 实行高水平开放 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积极融入和服务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及全省开放大局,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加强对外开放平台建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以兰州新区为重点片区积极申建中国(甘肃)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向西向南对外开放新高地。

第一节 构筑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

  全面提升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建设运营水平。推动综保区高质量发展,吸引更多企业落地,培育保税新业态,在保税区发展绩效评估中实现赶超进位。探索内陆地区综保区监管新方式,深化“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的贸易便利化改革。依托国际空港、陆港和各类口岸,完善国际中转集拼和转口贸易枢纽功能。提升国际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资源集聚集散能力,加快建设面向中西亚、南亚、东南亚、中东欧地区的加工制造中心、物流分拨中心、检测维修中心、销售服务中心和研发设计中心。支持保税区重点建设电子产品、民族特色产品、木材、粮油、跨境电商、有色金属新材料等加工产业发展平台,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打造兰州国际空港。大力发展以航空运营、航空培训、航空维修为主的航空服务业,以航空货运、航空冷链、保税仓储为重点的航空物流业,以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航空配套装备为支撑的航空制造业,推动现代金融、临空会展、跨境电商、航空文旅、国际商务等产业加速集聚,申建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打造面向中西亚、欧洲、南亚的经济节点和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推动国际空港与保税区、中川北站、跨境电商监管中心联动融合发展,加快国际空港物流园和国际邮件分拨中心建设,提升中川国际机场国际货运输运和中转能力。

  加快建设内陆口岸高地。提升中川北站铁路口岸功能,推进甘肃国际物流集散转运中心、中欧(亚)班列进口商品分拨中心、西北地区进口商品展示中心、跨境电商物流园建设,争取打造中欧班列(兰州)集结中心。大力开展大宗贸易业务,打造有色金属、纯碱、钢材、特货汽车等多品类大宗仓储区域分拨中心。全面提升进境粮食、种苗和进口冰鲜水产品、水果、肉类等已有指定监管场地建设运营水平,加快申建进口药品指定监管场地、活体口岸。

第二节 加快推进对外开放大枢纽建设

  全力建设兰州陆港型国家物流辅枢纽。依托中川北站铁路口岸和中马、朱中铁路,加快推进向西开放新枢纽暨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实施中马铁路至兰州北站联络枢纽线工程,构建“一主、两辅、多点支撑”的北部物流通廊,(一主:中川北站物流园为主;两辅:以高家庄物流园和西小川物流园为辅;多点支撑:公航旅金融仓储基地、有色金属交割库及其他各类物流园区、物流站点的多点支撑)。全面提升综保区、航空口岸、铁路口岸“三大平台”联动发展水平,建设集多式联运、干线运输、区域分拨、商品交易、流通加工、跨境电商、仓储配送、供应链金融为一体的现代化进出口商品区域分拨中心和全产业链贸易交易平台。推动交通物流与制造、商贸等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积极申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推动物流产业集群化发展,加快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转变。

  不断提升国际班列运营水平。争取国家将兰州(含新区)列为全国中欧班列编组枢纽,将兰州新区作为经兰州至阿拉山口出境的中欧、中亚班列的货源集散和编组运营中心。提升国际货运班列通达范围和运力,畅通中巴经济走廊通道、中吉乌通道、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推动国际班列常态化双向运营。重点推进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德国的合作,加密与欧洲、中亚、西亚等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班列。加强与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沟通衔接,稳定开行南亚国际货运班列。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探索开行中欧(亚)班列新线路,稳定开行兰州-钦州港-防城港直达班列,对接开行兰州-重庆中转班列。完善冷链集装箱及仓储设施,增加从新加坡、越南等东南亚国家进口海产品、热带水果等回程班列,丰富回程班列货物品类。

  大力推进空中丝绸之路建设。提升中川国际机场枢纽地位,将航站楼、航空货站、高铁线、城际线、城市轨道、道路系统等交通设施无缝衔接,打造空铁路立体式综合枢纽和“一带一路”综合性航空枢纽。综合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快中川国际机场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提升,构建机场信息枢纽。引进东航、夏航、首航等航空公司总部、运营中心、培训中心,完善“区内成网、区外东西成扇”的航线网络,进一步加密国内国际航线,支持国内外航空公司在中川国际机场设立航空基地,加大航空设施建设和航线运力投放。拓展客运航班带货、国际快件和货运直航业务,探索发展保税航油等新型业务,构筑航空物流平台,支持国际全货班机发展运营。

  加快推进丝绸之路信息港建设。完善兰州新区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争取国家支持在新区建设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国家级数据镜像中心、数据交换中心等,与兰州市合作申建数字丝绸之路信息安全基地。推进国际通信枢纽、云计算基地、北斗导航等重要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涵盖信息软件、智能化终端、信息实时共享服务等信息化平台,探索建设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的离岸数据中心试点,打造安全、高效、智慧的“一带一路”信息服务中心。

第三节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提升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提升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标准版口岸和应用项目全覆盖,提升“单一窗口”应用率,进一步压缩进出口通关时间。全面实行口岸收费目录清单制度。创新贸易监管模式,提升出口退税效率。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简化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程序,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大力发展检验检测、标准、认证等第三方服务,实施第三方检验结果采信制度。

  拓展国际经贸合作空间。持续强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举办大型商品展示展销或贸易促进会,建设海外分拨中心及海外经济产业园、中新(兰州)国际物流产业园、兰州粮食现代产业园等国际产能合作基地。依托兰州新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石油装备),延长装备制造、电子产品加工产业链,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水平及辐射带动能力。支持兰石集团、佛慈制药、广通新能源汽车、正威铜业、商投集团等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及尊龙网平台的业务范围,扩大石化装备、有色金属、新能源汽车、药品等优势产品出口。培育进口综合服务平台、供应链平台、交易展示平台等,扩大木材、粮食、肉类、汽车、棉纱、电解铜、冰鲜等大宗商品进口贸易。

  探索贸易新模式新业态。争取国家在兰州新区开展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加快发展信息技术、文化创意、保税物流、保税金融、中医药服务等贸易新业态。积极发展总部经济,引进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财务、采购、结算等功能性机构,积极发展订单分拨、资金结算和供应链管理。依托西北首家铝期货交割仓库,建设西部有色金属物流园、西部有色金属期货交割平台和西部有色金属现货交易平台,推动铜、铝等有色金属相关产业实现仓储、物流、贸易、加工全产业链发展,着力打造有色金属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加工中心。加强上海期货交易所铝期货指定交割仓库与上海、大连、郑州等期货交易所合作,争取氧化铝、电解铜、钢材、铁合金及粮食、化工等期货交割品种落户,培育发展期货保税交割、仓单质押融资等业务。

  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谋划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博会新区分项文化旅游活动等大型国际交流活动,着力提升兰州新区国际知名度。依托职教园区建设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技术人才培训基地、文化交流中心。依托综保区及航空、铁路口岸,培育发展文化旅游免税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产品进出口加工等文化产业。依托国际通信专用通道,引进影视制作企业,探索开展“一带一路”影视文化合作业务。

第四节 深化区域开放合作

  加快承接国内产业转移。坚持补链、强链、固链,有选择性、针对性地承接产业链上下游互补的龙头企业落户,建立与中东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长效机制,探索完善投入共担、利益共享、经济统计分成等跨区域合作机制,采取共建园区等形式发展“飞地经济”。加强与中西部地区省份合作联动,加快与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河南、湖南等中东部省市的战略合作,吸引外向型企业聚集。

  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围绕新区主导产业积极开展产业链招商、精准化招商、以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内龙头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全面落实链长制,制定产业链工作计划,统筹推进产业链企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人才引进、技术创新等重大事项。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联络优势,开展委托招商和企业市场化“外包”招商,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运用新平台、新手段,创新开展“线上”招商、视频洽谈、云端签约等招商。与其他国家级新区共同搭建招商平台,开展联合招商,形成规模效应。

  提升与沿海沿边地区互联互通水平。与天津港、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重庆果园港、北部湾港、山东港口集团等合作共建无水港,组织开展国际铁海联运。深化与天津滨海新区交流合作,加快推进平行进口车业务落地新区分拨、销售。加强与重庆、贵州、广西等省区的联动合作,畅通新区至东南亚地区的商贸物流大通道,扩大对东南亚、南亚地区进出口贸易。加强与钦州港、防城港、吉隆等沿边口岸在货源集结编组、货物换装、通关查验等全流程的沟通合作,提升“兰州号”国际班列运行效率。与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重点城市,探索共同建立外贸出口生产加工基地和物流集散地。

  扩大与新疆、西藏地区的商贸物流合作。充分发挥区域联通优势,持续强化兰州新区在西北地区的商贸转运功能,推动进疆进藏货源在兰州新区汇集、分拨和转运。积极争取国家援藏援疆重大功能平台落户兰州新区,不断扩大与新疆、西藏在农副食品加工产业、石化产业、新材料产业等领域的合作,提升兰州新区在国家边疆地区开发建设及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中的功能地位。

  深度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加强与西宁、白银等周边城市合作,打造兰西城市群第三极。加快产业布局协同发展,建立重点产业合作联盟或行业协会,组织开展联合招商。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合力打造“锂电池-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集群。依托两地中医药资源,积极推进新区中医药企业与青海中医药企业加强合作。探索在有色金属合金材料和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合作,延伸铜箔、铝箔等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协同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强新区与西宁综合保税区合作,发展跨境电商、委托加工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强与兰西城市群内市州在农特产品、贸易批发等领域的合作,建立钢材、木材、粮食等大宗贸易供应链交易体系。大力推动文化旅游合作,融入甘肃青海大环线旅游线路,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协同融合发展。

第七章 加强城市建管 打造城市建设新标杆

  高水平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完善城市综合功能,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西北城市建设新标杆。

第一节 建设数字新区

  超前布局新一代信息设施。超前布局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设施,加强通信电缆、基站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与基础设施深度融合。加快5g基站建设,建成5g基站2000个,实现5g信号全覆盖。适时布局6g网络技术储备。加快光纤网络的宽带化智能化建设,打造“双千兆新区”。支持首批丝绸之路信息港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建设,推动传统数据中心向智能化云数据中心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甘肃国网云数据中心建设,打造国网首个“高效能、高密度、高容量”的大型云数据中心。

  持续推动“智慧新区”建设。高标准持续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在城市管理和民生服务领域的深入应用,完善城市应急指挥、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能环保、智慧园区、智能政务等智能化信息系统,不断提升城市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化运行能力。加快兰州新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全区中小学达到省级智慧校园标准。建设智慧医院、互联网医院,开展统一规范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实施智慧交通示范工程,提升动态和静态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智慧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物流大数据中心,实施智慧物流、网络货运等示范试点工程,打造智慧物流营运模式。加快构建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实现环境质量、污染源和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以新区化工园区为重点建设智慧园区,打造“服务网络化、应用智慧化、监管立体化、平台集约化、运营社会化”的“一张图”新型园区。加快政务信息系统共建共用,推动政务服务数据开放共享,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水平。

  提升数字信息开放共享水平。依托智慧城市平台,构建“城市大(云)脑”运行管理体系,推动人口、企业、地理空间、电子证照等基础数据库整合,建成新区数据资源体系。建立新区统一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制度标准体系,有序推进数据资源向社会公众开放共享,推动形成覆盖城乡、全民共享的交互式、智能化信息服务体系。

第二节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突出城市风貌特色,拉开“聚核强心、多格线面、循序塑点”的特色风貌框架,持续做美做靓城市景观形象。规划设计好城市发展轴线和功能组团,加强“板块拼接”,塑造特色社区空间,建设一批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标识性城市地标与景观节点。实施街景提升工程,注重城市绿道、公园布局与开放空间的串联融合。加强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与建设,提升公共空间人性化、艺术化设计内涵。加强城市天际线塑造,增强城市景观的层次度、细腻度与品质感,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美化城市“第五立面”,塑造高品质特色鲜明的空间环境。实施城市“微改造”,改造一批绿园、绿带、绿廊,打造雅致实用城市夜景。

  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坚持城市精明增长、绿色发展、智慧治理理念,全域统筹新区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城市公共服务和生产要素保障,优化提升新区人口、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系,实现城市管理模式现代化。以中川、秦川、西岔、水阜、石洞等区域为重点,培育若干城市新生长点,以点带面推动城市有序健康成长,打造就地城镇化空间载体。

  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坚持“补短板、强功能、提品质、优服务”,实施新区城市功能提升行动计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高标准建设一批公共服务设施重大工程。营造高品质、人性化的公共空间,吸引现代服务业项目进驻,打造若干高水平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生活综合服务区。加快“智慧交管”建设,完善动态交通及静态交通配套设施和管理系统,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能力。优化完善金融网点、商场超市、文体中心、公园绿地、医疗保健及其他各类便民服务点布局建设,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

  强化住房保障和建设管理。坚持“房住不炒”定位,进一步完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健全“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房价稳控在合理区间。鼓励通过新增用地单独建设或新建商品住房项目中配建租赁住房等方式,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和新市民住房问题。改造符合标准和功能的存量房作为租赁住房,多渠道增加租赁住房供应。提升物业服务标准化、智能化、网格化管理水平,打造智慧小区。

第三节 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

  建设西部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建成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机场环线铁路、t3航站楼连接线等重大项目,完善中川机场综合交通体系,强化空铁联运、空陆联运,扩大中川国际机场枢纽辐射范围,打造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到2025年,形成特色鲜明、西部领先的国际化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达到30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20万吨。到2030年,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通达全球的国际门户枢纽机场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际空港,旅客吞吐量达到38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30万吨。

  提升新区铁路枢纽地位。优化铁路干线网络,加快推进中川城际铁路提速改造,建成中兰客专、兰州-张掖三四线,筹划建设兰州市郊铁路(轨道5号线)和客运东环线,构建“四纵两横一环线”铁路骨架路网(四条纵线:中川城际铁路和兰州-张掖三四线、市郊铁路(轨道5号线)、包兰铁路、客运东环线;两条横线:中马朱中铁路、中兰客专;一环:机场铁路环线)。建成新区南站,改建兰州新区站、中川机场站,完善配套建设,形成机场t2站、t3站、兰州新区站、新区南站四个综合交通枢纽场站。加快推动中马、朱中铁路并入国家铁路网,提升铁路货运水平。

图7-1 兰州新区“十四五”国铁城际网络规划布局图

  完善现代公路交通体系。持续完善新区对外连接通道,启动建设中川-黑石-石洞-什川快速通道,推动中川-安宁快速通道和中川-永登高速公路等重点项目实施,构建对外快速公路网。加快新区内部路网建设,加密次支干路网络,到2025年形成“七纵十横”的内部主干路网络,不断提升新区内部各片区之间的快速通达能力。

图7-2 兰州新区对外快速连接通道示意图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大力实施公交优先发展战略,完善新区公共交通线网,重构常规公交“快干支”三级线网结构,满足多元化出行需求。到2025年运行公交线路80条,公交车数量达到800辆,中心城区公交站点500m内全覆盖。加强公交场站管理和建设,新建6座公交场站。完善出租汽车管理体系,到2025年出租车拥有规模达到20辆/万人。有序发展电动共享单车,实现城市短距离出行和公交“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

第四节  完善现代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推进城乡垃圾回收与利用设施建设。优化垃圾分类设施布局,构建垃圾分级分类收集、储存、转运、处理体系,推进生物质综合处理厂、卫生处理中心、无害化处理中心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提升垃圾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能力。

  打造安全清洁的能源保障设施体系。完善电力布局,强化750千伏主网架建设,优化330千伏、110千伏及以下电网网架,重点推进秦川变电站、精细化工变电站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新区天然气管线,积极推进2#门站、次高压管道、中高压管道及高中压调压站建设,提升储气和调峰能力。提高油气储备和供应能力,重点建设莱安40万吨/年石油综合利用项目及中石化油库储备项目,积极争取在新区过境的西部原油成品油乌兰管道、石兰管道在新区增设储油基地。新建加油站10座、油气合建站5座。加速建设充电桩,推动新能源汽车规模化应用。

  形成多能互补的清洁供热设施体系。大力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电能、可再生能源等清洁能源供热,推进1号、3号等热源厂改扩建,加快建设第一热电厂热电联产项目,规划第二热电厂,提高供热保障能力。加快燃气储气设施建设,完善各片区燃气管网,改造现有燃气锅炉并入集中供热管网,积极构建稳定供热体系和燃气供应体系。

  完善城乡污水收处体系。加快城市“三水”工程建设,推进建设第三污水处理厂、第四污水处理厂提升工程、城市排水管网工程、城市水系连通工程、精细化工污水处理厂、职教园区西中心污水处理厂、皋兰县污水处理厂扩容改造工程、什川镇污水处理厂及新建污水管网等重点项目,合理划分污水系统分区,提高污水处理效率,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基本达到100%。

第五节 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提升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结合北部山洪防御总体布局,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向南实现呢嘛沙沟、水阜河与黄河的连通,畅通行洪通道,依托蓄滞洪工程提升雨洪资源化利用能力,增强新区水环境承载能力。实施现代农业供水系统提升工程,推动小型调蓄设施、生态渠道、供水网络建设,增强农业用水资源配置能力。

  增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加快实施引大干支渠全线封闭改造工程、备用水源工程,形成中西部、东部两大片区供水骨干水网。构建东部、中北部、西部三大区域水安全保障格局,提升精细化工园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公园、四大循环养殖园区、城市功能区等重点领域供水保障能力。水利工程供水能力由2020年的3.69亿立方米新增至2025年的4.41亿立方米。加快建设第一给水厂三期、新区城市给水管网工程、养殖园区供水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强化城市用水管理。

  完善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实施兰州新区水阜河蓄洪等东西行洪通道生态治理工程,推动刘家井、西小川蓄滞洪水库及排洪通道为主的防洪系统建设,打造以甘露池、高家庄、西岔蓄滞洪水库及排洪通道为主的防洪系统,增强流域对洪水的调蓄能力。加快海绵城市建设,推进城区主干道、广场、机关单位、小区学校的海绵化提质改造,增强雨水就地消纳和再利用能力。

  打造智慧水务管理体系。积极融入智慧新区建设,加强城市水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组建水循环系统“感知物联网”,整合水文、水务、气象等涉水信息,构建覆盖雨情、水情、工情、旱情、灾情等信息监测和传输的水利综合信息平台,为新区水资源合理开发、防汛抗旱、水利工程建设等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服务。

第八章 统筹城乡发展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新典范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建全省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第一节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新区城镇落户限制,实现新区落户“零门槛”。积极推进新区征(失)地农民和进城务工人员落户城镇,维护落户人员农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依法探索其权益转让具体办法。优化落实户籍配套政策,鼓励省内其他地区农业人员、生态移民以及新区就业人员落户新区。实行引进人才落户奖励政策。落实劳动力输转奖补、企业吸纳就业奖补、创业担保贷款等措施,吸引更多人口来新区工作、创业、就学、居住。

  实施“人口倍增”计划。围绕新区城市和产业发展需求,以引进高校和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技能型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以征(失)地农民、搬迁移民为重要补充,加速人口向新区集聚。积极承接全省易地安置和生态移民,高水平、高质量建设配套齐全的移民安置点,加快生产生活、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移民入区各项政策,全力做好搬迁群众就业创业、教育医疗、生活保障等工作,打造全省各类移民搬迁安置主要承载地。争取每年常住人口新增10万人以上,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以上,力争达到150万人。

  积极推进农业人口市民化。实行财政支出、城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与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数量“三挂钩”,明确管委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责任。以优质公共服务吸引人才、人口、产业快速集聚,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城市“虹吸效应”。继续深化就业、社保、教育、卫生医疗、养老抚幼、社会服务的体制机制改革,推动土地、财税体制、行政体制、投融资体制更趋完善,基本形成城乡居民和周边地区城乡居民自愿自由来新区安居乐业的环境。

第二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推动农业现代化。坚持专业化、标准化、园区化、规模化、集约化、融合化发展思路,大力推行“公司 基地 合作社 农户”经营模式,加快现代农业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园、生态循环养殖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农业深度融合,建成全省智慧农业试验区。坚持形态、业态、生态融合,农业、文化、旅游联动,打造标准化原料基地、集约化加工园区、体系化物流配送和营销网络“三位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瞄准消费市场多元化发展需求,创新实施订单农业模式。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推动优势果品、蔬菜、花卉等特色农产品出口。

  推动农村现代化。科学编制实施村庄布局规划,建设一批城乡融合型、景区依托型、生态产业型、民俗文化型等各具特色的生态文明村,将新区建成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分类推进乡村规划建设。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入长效机制,推进农村饮水安全、村内道路、信息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会保障等公用设施建设短板,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加快构筑乡村法治、德治、自治“三治结合”联动体系,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完善基层治理智能化服务平台,提升乡村治理智慧化、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准体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打造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兴、人气旺、民风淳的美丽乡村。

  多渠道提高农民收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加快农业、就业、创业、物业“四业富民”,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依托新区国有企业及产业基地,推动农民转为新型职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加大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促进适度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完善农户与经营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盘活农民土地、房屋、机械、闲散资金等资源资产,促进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落实和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粮食生产功能等收入,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第三节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完善城乡一体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行政区划布局,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兰州新区探索建立新区与皋兰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拓宽新区和“大兰州”发展空间。实行“一区多园”管理模式,优化园区机构设置,逐步剥离社会事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强化产业发展和服务企业职能。推进城市管理事权重心下移,加大对乡镇和中心社区的赋权扩能,增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动“镇—村”型农村社会管理向“社区—居委会”型现代城镇管理模式转变,加快转制社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乡管理体制一体化。

  推进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推进土地、产品、劳动力等各类资源要素在城乡间平等交换、双向流动、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将村集体和村民闲置的资源、资产、资金入股到新区国有集团公司,通过项目开发、合作经营和资本运营激活农村要素资源,形成财政、金融、农民多方参与的投资机制。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深化农业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形成“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主导产业 合作社 基地”的新区特色产业发展模式。稳妥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探索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推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一步创新完善相关户籍准入、就业、教育、社会保险等办法,积极营造有利于人口向城镇集聚的政策环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等社会资本“下乡”,参与联农带农产业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城乡融合典型项目。

  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加大教育文化、医疗健康、社会保障等优质资源供给,积极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由主要对本地户籍人口提供向新区所有常住人口提供转变。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体系,增强农业转移人口就业能力。建立公平、优质、创新、开放的教育体系,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布局,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医养结合、服务均等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第九章 推动绿色发展 打造生态治理示范区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坚决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未利用地开发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健全环境治理体系,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创建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和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山川秀美、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新区。

第一节 加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

  构筑区域生态空间格局。按照“优生态、御风沙、兴产业、建靓城”的思路,坚守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红线,加快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制度。深化生态功能区和生态敏感脆弱区保护修复,加强黄河中上游生态治理,提高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加快形成构建“一区、三河、多廊”综合治理的生态空间格局。

  加强水土保持及生态修复。加快兰州-新区-白银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创新黄土低丘缓坡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开展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治理,依法依规开展低丘缓坡未利用土地科学治理和开发利用,打造集中连片的高标准生态用地和农田,解决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提升黄河中上游水源涵养能力,减少风沙扬尘天气和泥沙流入黄河,增加区域降雨量,再造甘肃中部旱区寒区的陇中河套平原,为大兰州未来承载千万级人口、万亿级生产总值拓展新空间,为黄河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示范经验。

  构建城市生态绿色系统。大力开展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实施北部防护林带工程,构筑北部绿色生态屏障。实施山体生态绿化、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提高山洪沟道植被覆盖率和水资源涵养能力。加快实施城区绿化工程,形成“一心、二网、三区、四廊、多点”的网络化绿地系统结构,构建以“综合公园—组团公园—街头绿地”三级体系为重点、专类公园为补充的城市公园系统,提高绿化覆盖率和公共绿地率。提升改造秦王川国家湿地公园、栖霞湖、百花公园和什川古梨园、石洞寺森林公园等生态功能区,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公园建设品质。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推进水生态综合治理。实施水生态治理及修复工程,保障河道生态需水量,恢复和增强水生态功能,实现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合理划定湿地保护分区,加强石门沟水库、山字墩水库等水源地保护。统筹推进呢嘛沙沟、水阜河和蔡家河等黄河支流小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流域生态修复和河道建设,提高水系连通性和水环境质量。保持秦川镇、西岔镇地下水点位水质稳定。实施黄河什川段沿岸河岸护堤、污水处理、绿化美化、湿地公园建设等工程,加强黄河生态治理和保护。

第二节  完善污染综合防治体系

  实施大气污染综合管控。加强大气质量达标管理,实施分区域、分阶段大气污染治理。以绿色化工、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强化污染排放监管,确保排放企业全面达标。继续提升烟粉尘防治能力,深化施工扬尘管理,加大工业粉尘、颗粒物治理。严格落实企业排污许可制度,实施一批污染减排项目。完善区域大气环境监测系统,全面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监管监测能力。优化能源结构,在工业、交通、建筑、生活等领域积极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全面推进水、土壤污染防治。加快实施污水处理设施系统工程,推进重点流域水生态治理项目建设。完善污水处理信息化平台,增强污水收集系统污水调度和应急处理能力。依托污水厂建设中水厂,提升城市再生水利用能力,实现工业再生水95%回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雨污分流管网。加强农业投入品质量监管,加大对土壤污染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健全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体系,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土壤重点监管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推进土壤污染综合整治。

  强化垃圾、噪声等环境治理和风险防范。全面推进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加快全域垃圾分类处理和餐厨垃圾、生物垃圾等资源化利用,在全省率先开展无废城市。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严控工业、建筑施工和机场等噪音,降低噪声污染影响。健全危险废物环境预警监管体系,建设新区危险废物处置中心,实现危险化学品、医疗废弃物等全过程管理和无害化处置。建立完善固体废物管理制度,实施固体废物排污许可管理。

第三节 推进资源循环节约集约利用

  构建多层次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实行“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纵向延伸、横向耦合、末端再生”绿色生产方式,全面提高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构建企业内部小循环、产业园区中循环、系统社会大循环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建成西部地区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示范基地。推进秸秆、尾菜还田利用,促进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和能源化综合利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和农业生态示范园,构建“种养加”循环农业新模式。

  提高水、能源、土地等利用效率。积极推进节水行动,实施农业节水、工业节水、城市节水及水循环利用,建设节水型社会。大力推进节能减排,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提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5年清洁取暖率达到80%以上。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快“零碳”城市建设。加强土地资源整合,盘活批而未建和闲置土地,做好增减挂钩和全生命周期管控,提升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效率。

第四节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

  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全面推行林长制,推进天然林和防护林保护与修复。完善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机制,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能力。建设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和智能检测管理系统,实施环境监测、监察及核与辐射管理能力建设工程,提升生态环境信息化管理水平。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一证式”监管体系,靠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与周边区域环境协同治理,建立和落实环境污染联防联控联治机制。

  创新环境治理模式。开展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鼓励第三方参与环境监测与风险评估、环境技术咨询、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提高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专业化、精细化水平。统筹环境、能源等生态环境资源权益,与金融机构共同探索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构建排放权、用能权、水权等环境权益市场交易体系。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碳资产抵押贷款、碳期货、碳期权等碳系列金融产品,推动环境权益及其未来收益权作为合格抵质押物,促进金融资源配置向保护环境倾斜。

第十章 增进民生福祉 打造文明和谐宜居现代新城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满足未来人口快速增长的多样化民生需求,全面打造共建共享共治社会治理新格局。

第一节 优先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大力发展普惠性学前教育。强化幼儿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大力发展公办园,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园,加强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政策支持,多渠道增加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新建各类幼儿园27所,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8%,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100%,行政村幼儿园全覆盖。建立生均拨款、收费、资助一体化的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实施幼儿园达标升级督导评估,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优质教育资源引进力度,引进国内名校和省、市属基础教育名校在新区开办分校。合理有序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新建小学12所、初中7所。着力提升义务教育办学质量,推动义务教育标准化班额教学。推行联盟、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搭建名优特教师工作室,提升师资专业水平。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健全救助保障体系和随班就读机制,确保困难家庭子女、残障儿童少年等弱势群体接受良好教育。

  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增强优质高中阶段教育资源供给能力,加大名校办分校力度。探索合作办学新模式,加快建设新区甘南实验中学、成功教育园及贺阳教育新区学校等,培育和创建一批有较大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高品质示范高中。鼓励示范性高中、优质高中与普惠性高中组成品牌共享、资源互通的教育集团,拓展优质教育资源普及率,不断提升整体办学质量。推动高中教育多样化发展,创建外语、科技、体艺等特色品牌学校。

  促进职业教育规模化发展。引进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本科院校和中高职院校,推动职普融通,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建技能培训示范区和产教融合示范区。加快职业教育园区a区建设,建成投运甘肃政法大学、兰州工业学院、兰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兰州外语学院等6所院校。启动职教园区b区建设,加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优质的基础教育等学校引进力度。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协调发展,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面向新区和周边地区产业发展需求,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搭建“五位一体”新平台(五位一体新平台:指集思想文化引领、生涯发展咨询、就业技能提升、政校企对接、供需见面会于一体的供需见面平台),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大力推进政校企合作。支持职业院校联合区域、行业骨干企业组建省级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创建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依托职教园区公共实训中心平台,建设一批国家、省级生产型实训基地,打造国家技能大赛集训示范基地。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新模式,支持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立海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职业教育机构与新区职业院校合作办学。

  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优化规范教师绩效考核管理,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完善中小学校长管理机制,实行聘任制、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建立校长职级评审制度及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创新教师管理制度改革,实行“同工同酬”。建设高水平、特色化的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批名校长、名师和名班主任,提升教师队伍专业素质。完善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大力发展素质教育。支持民办教育、特殊教育、成人教育等规范发展,推动形成高质量教育体系。

第二节  全方位建设“健康新区”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省人民医院新区分院、省残疾人康复中心医院高水平运营,大力引进三甲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疗机构入驻新区或在新区建立分院。加快新区中医医院等9所二级公立医院的建设,建成投运综合性区域医疗中心和妇女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加强基层卫生机构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健全新区—园区—社区三级卫生服务网络,打造“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服务格局。新增医疗机构床位6000张以上。大力实施“5555”计划(5年内返聘(柔性引进)省级公立医疗机构退休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50名、选派到省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培训医疗卫生服务人员500名、每年储备“双一流”高校医学专业毕业生50名、与省内外知名院校合作培养专业技术人员不少于50名),强化医务人员队伍建设,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健全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争取省人民医院重大疫情救治基地落户新区,建成投用新区疾控中心、省级集中医学观察留观点等,提高疾病防控服务能力。强化传染病疫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健全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等机制,构建多层级、多渠道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体系。建成公共卫生应急物资储备中心。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职业化院长管理模式。构建以新区医疗综合体为龙头,省级公立医院为补充,区域内二级公立医院为枢纽,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与乡村一体化管理为有效衔接的医联体医疗卫生体系。健全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推动构建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工作机制。完善医防融合机制,推动医防机构“人员通”“信息通”“资源通”。促进医疗资源纵横向整合,建立分级诊疗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和医务人员配置体系。

  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构建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核心功能区建设体育场(馆)、健身广场、全民健身中心,乡镇(社区)建设综合健身场馆,打造全省体育公共服务发展创新区、体育设施综合利用示范区。居民小区配套便捷实用的健身设施,打造“15分钟健身圈”。多样化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举办山地自行车赛、“全民健身在陇原”健身操等体育活动,力争把兰州新区半程马拉松赛事办成“双金”体育赛事。提升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和残疾康复服务质量,注重精神卫生、心理健康、重点人群管理和职业健康。完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检测体系,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促进居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

第三节 优化提升社会服务品质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图书馆运营水平,建设智慧公共图书馆,提升技术与服务水平,打造“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城市公共图书馆”。建设新区文化馆、博物馆和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数字化运营水平和社区文化服务设施覆盖率。力争将新区建成全省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体系,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万人。加快人力资源市场建设,有序推进镇、社区(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提升人力资源供给能力和服务水平。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及企业就业,支持军转干部、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全面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就业服务重点工程,创建“校企”技能人才培养基地5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5个、创业就业孵化示范基地5个。

  建设高质量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园区、镇、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提升新区养老服务运营中心管理水平。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高城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服务水平,实现中心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全覆盖。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建立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模式。构建以“互联网 智慧养老”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信息化养老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城镇的“15分钟养老服务圈”。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深入推进新区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活动,推动形成适应新区高质量发展的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为规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用先进文化涵养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培育新区道德讲堂品牌,挖掘更多道德模范人物。巩固拓展文明创建工程,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培育具有新区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培育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营造更加清朗的网络空间。

  提升妇女儿童服务能力。依法保障妇女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合法权益,持续改善妇女发展环境,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加快建设新区妇幼保健院,提升妇女儿童保健管理服务质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儿童托养床位达到100张以上。加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关爱照护,推动儿童福利机构向适度普惠型、养治教康型发展。

第四节 健全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体系。健全统筹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企业(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养老保险体系。持续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扩面专项行动,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以上,特殊困难群体参保率达到100%,确保城乡居民应保尽保。提高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统筹能力,实现向职业劳动者广覆盖。深入推进医保尊龙网平台的支付方式改革,完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推行异地就医,实现即时结算。

  构建多层次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基本生活救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托底线、救急难、保民生”为基础的社会救助体系。推进新区智慧社会救助平台建设,实施社区社会救助服务站建设工程,实现新区社会救助协理员行政村全部覆盖。实行“基本医保 大病保险 医疗救助”,缓解城乡居民因病致贫问题。加强医疗救助和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之间的衔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积极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创新形成“物质 服务”的救助方式。

  提升殡葬和社会优抚服务水平。加快兰州新区殡葬设施项目建设,完善城市公益性公墓、殡仪馆、殡仪服务站等设施,规范农村集中安葬区建设。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完善绿色殡葬服务体系,实施惠民殡葬政策。建立健全退役军人管理保障体制,合理提高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待遇标准,做好安置就业、教育培训、服务管理及随调配偶子女就业就学落户等工作,切实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第五节 加快建设“平安新区”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健全新区社区建设、社会组织培育和社会工作现代化体制,形成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构建社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积极创建国家安全社区。推进“互联网 社区”、智慧社区、智慧小区、智慧物业建设,实现社区服务精准化、精细化和智能化。力争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全覆盖,农村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70%以上。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加快高标准智慧公安、检察院、法院和司法建设,推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向精准化、集约化、高效化转型升级。构建平安大数据体系、视频监控体系、巡逻防控体系、网络监控体系和群防联防体系,实现重点场所“平安眼”全覆盖。强化社会治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推动扫黑除恶常态化,依法严厉打击危害社会安全和食品、药品以及环保等领域违法犯罪行为,打造平安和谐新区。

  强化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推进“全周期管理”“大数据治理”,做到智能监管全覆盖,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面压实安全监管主体责任,形成“新区管委会—园区管委会—镇—村委会(社区)”安全生产责任制“四级五覆盖”。完善食品药品监管、稽查执法、检验检测和安全综合协调体系,提高食品药品等安全保障水平。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和交通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整治行动,强化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

  全面提高应急管理能力。加快建设服务西北地区的国家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国家西北战略物资储备基地,强化公共卫生、粮食、防洪救灾等物资储备。建设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区域紧急医学救援中心、帐篷化现场卫生应急处置中心、国家西北区域救援中心和西北地区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平台,完善应急救援基础设施。推动跨区域“互联网 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和服务管理云平台建设,建设国家数据灾备服务信息处理中心,提升应急管理预警、决策、调度和保障数据安全能力。完善重大突发事件应急指挥和联动处置机制,强化综合处突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和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

  推进法治新区建设。统筹推进法治新区、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进一步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打造“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示范区”。统筹各类法律服务资源,健全完善新区、镇(中心社区)公共法律服务网络体系。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8个,高标准建设多功能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1个。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强化法制宣传教育,努力营造崇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氛围。

第十一章 强化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十四五”规划实施的各领域和全过程,确保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新区各级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新区成立“十四五”规划实施领导小组,全面统筹规划各项工作落实。

第二节 健全统一规划体系

  充分发挥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强化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对本规划实施的支撑。建立健全规划衔接协调机制,报请党工委、管委会批准的规划及新区层面制定出台的规划报批前需与本规划进行衔接,确保新区层面空间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各类规划与本规划在主要目标、发展方向、总体布局、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方面协调一致。

第三节 抓好规划组织实施

  新区“十四五”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工作任务、政策措施、重大项目纳入到各部门、各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综合考核体系,将各项任务分解到责任单位。各责任单要制定年度实施计划,明确各年度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实行项目化、清单化、责任化管理,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加强对“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跟踪分析,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总结、中期评估、终期评估,及时发现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措施,推动规划有效实施。充分利用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等媒介,加强规划宣传。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健全与公众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充分听取新区各界人士对“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规划实施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 强化规划关键支撑

  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对纳入规划的重大工程,建立推进落实机制,优先保障规划选址、土地供应和资金安排。加强财政预算与规划实施的衔接协调,强化财政对规划实施的保障力度。对标国家和省上重大战略和重大政策,加大中央、省级资金争取力度,加快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搭建融资平台,拓展项目融资渠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产融对接机制,设立财政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市场化运作的绿色发展基金,鼓励扩大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尊龙网平台的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