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兰州新区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尊龙网平台

 2023/01/12/ 09:27 来源: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省政府:

  现将《兰州新区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随文呈报,请审阅。

  兰州新区管理委员会

  2023年1月12日

兰州新区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2022年,兰州新区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立足“三新一高”,紧扣战略使命,发扬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主动在制度机制上探索创新、先行快试,勇当甘肃改革“开路先锋”,特别是抢抓新时代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守正创新,系统谋划,统筹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党领导法治政府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各级各部门依法行政能力、服务保障能力、社会治理能力显著提升,为推动新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助力全省构建“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实施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一、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法治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始终把法治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与新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推动新区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坚持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教育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十四次党代会精神有机结合,贯穿于执法、司法、普法全过程,党工委、管委会以上率下,加强压力传导,采取会前集中学习、干部大讲堂、专题培训、专家辅导等形式,集中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等进行解读学习,在深学细悟笃行中补足信念之钙,涵养政治忠诚,在法治实践中自觉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二)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层层压实。认真落实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法治建设的意见》,对标目标任务,进一步细化举措,靠实责任,清单化压茬推进。党政主要负责人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对法治建设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过问、亲自督办,作出具体指示批示20余次,将“放管服”改革、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等10余项重大事项纳入全面深化改革要点一体推进。党工委会议、管委会会议专题研究领导干部年度述法、行政复议委员会设立、法治化营商环境营造、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新时代法治人才培养、法治绩效考评等法治领域重大事项20多项,着力解决法治领域堵点难点问题,推动法治建设各项工作常态化。

  (三)法治建设制度体系不断健全。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认真履行法治建设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责,加强工作督导,以最坚决的态度、最迅速的行动和最有力的举措,统筹做好省委依法治省办实地督察各项工作。扎实开展法治建设中期督察,下发督查通报,点对点、一对一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方案,整改完成率95%以上。持续将法治建设纳入新区绩效考核“总盘子”,加大日常考核与年度考评力度,形成常态化激励评价机制。

  二、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法治化营商环境迈上新台阶

  用足用好“先行先试”这个最大政策优势,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一)推进权责清单协同高效。动态调整《兰州新区各部门权责清单(2022版)》,系统梳理三级执法事项4345项,推动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向基层一线下沉。聚焦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成立化工园区管理委员会,优化职能配置,明确化工园区三级监管职责,不断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

  (二)“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立足跻身营商环境“国评”第一方阵目标,着眼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环节全要素,着力构建全方位系统改革体系,以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全面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形成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兰州新区样板”。全省首推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专项行动,对标全国标杆城市推行18个领域188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领域的短板弱项,持续做好“补欠账”文章,出台“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九条务实举措,推动法治化营商环境提档升级。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改革,政务服务“跨域通办”联盟成员扩大到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00余个市县区。

  (三)市场活力加力释放。推进企业开办“分钟制”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了“两环节、零费用、半小时”。深入实施全程电子化“零见面”改革,全面推行住所登记申报承诺制,实现企业档案自主查询。优化市场主体退出机制,推行“歇业”制度,实行简易注销登记全程网办,市场主体退出更加便捷。进一步放宽准入门槛,95项涉企经营事项实现“证照分离”全覆盖改革。全面推行“互联网 行政许可服务”,100%事项实现网上全流程办理。认真落实《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推行一窗办、一网办、跨省通办、秒批等措施,材料齐全当场办结领照。2022年新增市场主体5647户,同比增长24%。

  (四)强化法治服务保障功能。聚焦区域高质量发展,主动担当作为,积极争取省市支持,与永登县签订“1 32”托管移交协议,对永登县上川镇整建制实行委托管理,为新区产业集群发展拓展了空间,也为构建全省“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打造“大兰州”产业和人口主要承载地奠定坚实基础。坚持改革与法治“双轮驱动”,全年出具法律意见70余条,对26份行政规范性文件、各类重要协议等进行合法性审核,为新区重大决策和改革创新提供高效法律保障。

  (五)政务服务体系持续优化。加快“数”“政”融合,新区“数字政府”系统实现新区3个办事大厅12类590台智能终端对接,22家单位接入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共享资源293个。加快新区、园区、镇(中心社区)、村(社区)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印发《兰州新区行政许可事项清单(2022年版)》,涵盖263个事项,推动“清单之外无审批”。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实现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累计办理群众来电8万件,按期办结率99.7%。

  三、以法治思维提升政府公信力,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始终把法治政府建设作为依法治区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持续加强依法行政,各级各部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显著提升。

  (一)依法行政意识显著提升。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带头落实学法制度,累计学习法律法规近30部、政策文件近400件。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制度,拓展民意收集渠道,切实增强决策透明度。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旁听庭审,大力推广行政执法典型案例,以案施教、以案释法。组织近3000名国家工作人员开展学法考试,参学率、考试通过率近100%。

  (二)复议应诉工作持续加强。成立兰州新区行政复议委员会,聘任专家咨询组成员3名、调解和解组成员6名,出台复议委员会办公室、专家咨询组、调解和解组等实施细则,修订完善行政复议工作制度16项,增设行政复议科,建立标准化复议场所,组建人员工作库,开展复议员培训,一年来累计接受行政复议咨询90余次,受理各类行政复议案件39件,案前调解12件。深化府院衔接,与武威中院、新区检察院建立行政争议化解机制。

  (三)执法规范化建设纵深推进。认真落实行政执法能力三年提升行动,督促各行政执法单位落实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基准制度,持续深化柔性执法,在交通运输、文化旅游、物业服务市场等领域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主动加强工作衔接,完成1148名行政执法人员的培训考试和490名申领执法证件人员的资格审核。

  (四)监督制约体系不断完善。一是开展案卷评查。采取各行政执法单位自查自评、互查互评和司法行政部门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开展了案卷评查并下发通报,对优秀案卷进行总结推广。二是强化专门监督。出台《兰州新区党政机关及国家公职人员与企业交往正、负面清单》,为新区党员干部划清政商交往亲清底线和红线,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优质营商环境。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公开选聘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20名,并组织参与案卷评查、物业服务市场专项执法监督等活动。畅通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平台,社会监督机制进一步健全。四是完善奖惩机制。严格执行《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规定》,细化15种“下”的情形,探索建立“身份管理”与“岗位聘任”相结合的模式,一年来,对8名不胜任机关岗位的干部调整到基层一线“回炉锻造”,对6名作风不实,不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予以开除或解聘处理。

  (五)诚信政府建设推进有力。坚持法治为民,10项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群众法治获得感和社会满意度显著提升。积极推进信息公开,新区门户网站新增决策草案意见征集、规划信息等子专栏31个,园区、镇、村新增专栏130多个,新区、园区、镇、村四级信息公开平台体系不断完善,全年主动公开各类政务信息2000多条。发挥政务新媒体矩阵在政务公开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公开各领域政府信息18000多条,阅读量达5600多万人次。

  四、注重形式载体创新,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

  坚持把普法宣传教育作为依法治区的一项长期基础性工作,突出重点难点,创新形式载体,分层分类施教,普法教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深入推进普法依法治理。认真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2个集体、2名个人分获全国、全省“七五”普法先进。建成兰州新区法治文化公园,兰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被命名为第一批全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中川镇元山村成功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秦川镇华家井村成功创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培养“法律明白人”326人,培育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60户。组织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专项活动和青少年“学法守法·健康成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达30余场次。

  (二)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出台《兰州新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查办法》,下放法律援助受理、审批、指派权限,引导群众就近申请法律援助;在新区法院、检察院、永登监狱、新区看守所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打造法律援助“半小时服务圈”,公共法律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常态化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活动,完成200余家建筑企业800余份劳动合同审查,提供法律意见140余条。联合新区工商联,组织律师开展“法润民企 助力营商”专项活动,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优质法律服务。 

  (三)人民调解工作扎实推进。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五社”联动机制,探索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新模式,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机制。制发《兰州新区“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培育实施方案》,指导各园区开展“枫桥式”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培育工作。加强专业性行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成立兰州新区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新区律师协会调解组织和西岔镇新康村人民调解委员会。开展司法行政系统“调解促稳定、喜迎二十大”专项行动,常态排查、重点排查和“一站式”调解有机结合,有效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基层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四)特殊人群监管整体稳定。紧盯“两节”、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等重要节点做好重点人员走访和安保稳控,开展社区矫正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完成远程视频会见180余场次,会见人数300人次,出狱所接送66人,重点人员出狱接送率达到100%。制发《兰州新区社区矫正三级权责清单》,推动社矫人员向中心社区有序分流。邀请省厅社矫局、省女子监狱、永登监狱召开了社区矫正刑罚执行一体化工作联席会议,及时研究解决了制约新区社区矫正工作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推行“手机 电子腕带”定位模式和“现场 电话 互联网”三管合一监管模式,采取电话抽检、网上巡检、远程视频点检及现场“人脸识别”系统点检的方式加强监督管理,筑牢社区矫正安全监管底线,实现了“管得住、矫得好、不出事”的目标。

  (五)持续加强律师行业管理。强化律师舆论监管,开展律师行业重点人和活跃律师摸排,完成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年检和1家律师事务所分所及17名律师执业审核转报。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组织律师协会联合石化集团在精细化工园区举办习近平法治思想、民法典等知识宣讲,召集精细化工企业负责人召开了座谈会,面对面问诊把脉,详细了解企业在营商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法律服务。

  (六)市域治理能力不断提升。聚焦党的二十大和省十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深入推进平安新区建设,健全“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扎实开展“兰剑突击”治安大清查行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违法行为。打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战,持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全力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营造安全稳定和谐社会环境。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要求,紧密结合新区历史遗留问题解决,纵深开展“治理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一案一策、压实责任全力化解积案。积极发挥网上信访主渠道作用,受理并答复网上信访事项300件,“四率一占比”多项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疫情期间涉疫信访问题“零发生”,全国“两会”、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等重大节会期间赴京“零上访”,有力维护了新区社会稳定和对外形象。

  一年来,兰州新区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一是基层法治建设的工作机制亟待进一步完善,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合力有待加强。二是行政执法监督体系亟待进一步健全,执法规范化建设任重道远。三是基层治理的手段载体有待进一步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上仍有较大完善和提升空间。下一步,兰州新区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立足“三新一高”要求,聚焦“一核三带”区域发展格局和“四强”行动战略实施,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靠实责任,强化措施,压茬推进,着力在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加强执法监督水平、创新普法载体形式、公共法律服务供给、提升社会治理能力上再加力,不断推进新时代更高水平的法治政府建设。

兰州新区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新区头条
返 回
顶 部

尊龙网平台的版权所有:甘肃省兰州新区党工委办公室
icp备案编号:陇icp备17002353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