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6号建议的答复-尊龙网平台
2023/08/24/ 16:09
来源: 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新政办函〔2023〕31号
a类
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对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76号建议的答复
桂惠元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兰州新区水生态工程建设的建议”收悉,兰州新区高度重视,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立足新区水资源特点,统筹水资源保障、水灾害防御、水环境改善,加快构建“四横五纵、东西贯通、湖库互补、绿色循环、调控有序”的一体化水网体系,水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水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探索走出了一条人、水、产、城共生共长的“多赢”之路。
一、工作进展
(一)以调蓄工程建设为抓手,破解季节性供水难题,不断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兰州新区无自产地表水源,地下水也因矿化度、氯化物等严重超标而无法使用,用水主要由引大入秦工程从大通河引调,该工程每年可向新区引调水资源3.9亿立方米,总量虽能满足新区近期及中期发展用水需求,但供水保障率低、季节性缺水、工程性缺水的矛盾十分突出。首先,引大入秦工程原设计供水对象为农田灌溉,设计供水保证率75%,新区成立后,主要供水对象改变为城乡生活及工业用水,无法满足新的供水要求;其次,受冬春季气候条件制约,引大入秦工程每年有约一半的时间不能正常供水,无法满足城乡生活、工业及现代农业用水需求。新区批复设立后,在原有的3座调蓄水库基础上,先后谋划建设了石门沟2#水库、石门沟3#水库、刘家井水库等3座水库和6座调蓄工程,使新区调蓄工程总库容达到3500万立方米,年可调蓄供水1.6亿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冬春季无水可用的问题,为新区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用水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提高新区用水保障能力,确保用水安全,2022年又谋划开工了庙儿沟水库工程,计划于2023年底前具备蓄水条件,届时新区总调蓄库容将达到4300万立方米以上,年可调蓄供水2亿立方米。
(二)按照“上蓄、中滞、下排”的雨洪水治理思路,加快防洪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防洪保障能力。随着新区的快速建设发展,原来以农田就地消纳和山洪沟道散排为主的防洪体系已无法满足新的城市防洪要求,且随着市政道路、广场等硬化面积不断增加,雨水汇集能力急剧增加,迫切需要新的、可靠的防洪保障体系。近年来,兰州新区在综合考虑地形地貌等因素下,科学制定了“上蓄、中滞、下排”的雨洪水治理思路,先后投入资金20亿元,谋划实施了刘家井滞洪调蓄水库、西岔滞洪调蓄工程、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中通道雨水调蓄工程等一批防洪、雨水调蓄利用及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同时,实施了新区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呢嘛沙沟中川机场段河道治理工程、机场三期防洪工程等,打通了东、西两个行洪通道,彻底解决了雨洪水排放问题,逐步完善了新区防洪体系,也为新区的非常规水资源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大力实施河湖连通工程,构建“四横五纵”水网体系,不断提高水安全保障能力。针对已建水库、调蓄工程及供水管网等孤立运行、各成体系、有水用不了等问题,加快构建“四横五纵、东西贯通、湖库互补、绿色循环、调控有序”的一体化水网体系。近年来,累计实施河湖综合治理、水系连通等水利项目10余个,完成投资6亿元,现已初步形成了“两横四纵”水网体系。即:以引大东二干、东一干为主的2条东西向贯通的横向水系;通过实施呢嘛沙沟中川机场段治理工程、机场三期防洪工程等,将机场临港花海调蓄池、秦王川湿地公园、经十三水系(5#湖、6#湖)、栖霞湖、第一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工程连通,在新区西南侧形成1条南北纵向水系,使城市雨水就近排入水系蓄滞消纳,为城市公园、绿地提供了就近灌溉水源,大幅度降低了生态绿化灌溉成本,提高了非常规水资源利用率;通过雨水中通道、中通道雨水调蓄工程、水阜河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在新区中部形成了第2条南北纵向水系,彻底打通了新区中部雨水排放通道,打造了水生态综合治理的样板工程;通过实施石门沟水库至南部生态输水管线连通工程,将石门沟水库群、火家湾调蓄工程、山字墩水库等连通,形成了第3条南北湖库互补的纵向水系,使新区现代农业示范园、现代农业公园(生态移民安置区)及东南片区生态绿化实现了就近取水和不间断供水;通过实施西岔至皋兰生态输水管道工程将西岔滞洪调蓄工程与下游蔡家河连通,形成第4条南北向纵向水系。
(四)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新区,创新黄土山丘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模式,走出一条“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新路子。秉持生态建设、供水先行理念,强化水资源基础性作用,全力建设生态文明新区,构筑兰州北部生态屏障。系统规划,生态用水效率大幅提升。按照“北御风沙、中兴产业、南建景观”的总体思路,着力构筑“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的生态发展模式,系统性解决干旱、风沙、盐碱、水土流失等问题,有效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用水效率。北部大力推进黄河流域国家储备林建设,着力构筑5万亩生态屏障。中部以国家园林城市标准为根本遵循,积极构建城区绿化、公园水系、绿廊花海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城市绿化率由不足5%提高到36%、人均绿地面积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3倍,成功获批“绿色发展优秀城市”。南部以4万亩现代农业公园和6.3万亩生态修复示范项目为试点,采取“上林下草”模式,将经济林与生态林相结合,因地制宜种植适合地域特点的经济林果与生态防护林带,全力打造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因地制宜,水源涵养能力显著增强。坚持“穿透式”连片修复,加强治沙、治水、治山全要素协调和管理。将碎片化低质土地、荒漠化林地整治为供水管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高质量林地,同步对项目区内原有山洪沟道实施综合整治,建设以洪水、雨水、中水调蓄利用兼顾生态等功能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使过去“下雨就起洪、刮风就起尘”的贫瘠黄土丘陵地貌,变成了现在山、水、林、田、湖、草、沙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产业化体系,区域空气湿度明显增大、降雨量明显增多、气候明显好转、水源涵养能力明显增强。综合施策,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大力推进河湖连通,在有效解决城市雨水出路的同时,为周边生态绿化提供充足水源保障,有效改善了水系周边生态环境。深入贯彻“水十条”要求,积极创建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城市,开启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新路径。扎实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补齐农村污水收集处理短板,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兰州新区将继续抢抓国家“黄河战略”机遇,紧紧围绕服务保障“强省会”行动和“四区两新”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约束作用,高点定位,放眼长远,用足用好引大入秦工程水源,深入挖掘西岔电灌工程供水潜力,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体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建设形成连通新区各类湖库的生态水系和湿地生态系统,促使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各要素和谐共生,为新区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及黄河上游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构建起完善的水生态安全体系。一是抢抓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机遇,进一步完善“四横五纵”水网体系,着力破解“陇中生态平原”“兰北现代城”“区县融合”发展生产、生活和生态建设水资源中长期不足问题。二是深入贯彻“以水定绿、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原则,把水资源作为最大刚性约束,调整用水结构,优化用水顺序,在用好、用足、用优、用精水资源上精打细算、深挖潜力。三是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按照“农业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的模式,建设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高质量推进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保护工作。
非常感谢您对兰州新区开发建设的关心与支持,希望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新区并多提宝贵意见。
联系单位: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
通讯地址:兰州新区中川商务中心1号434室
联系人:何昌福
联系电话:0931-8259265
兰州新区管委会办公室
2023年8月17日